副将之一的生杀殿战场收缴战利品时,除了书籍其他东西鲜少有留下的——然后她在那一堆书籍的最上面,看见了这本《平渊天髓》。
说不清是什么心境,距离她在昆仑的少年时光恍然已过近十万年,墨叔歌还是捡起了那本《平渊天髓》重新看了一遍。
虽然这样说有点矫情,但是任凭她十几万岁高龄,好像这般正儿八经的坐在学堂里,像个真正的学生一般,像个真正的普通的仙家子女一般,平淡而普通的和大家做着一样的事情,读一样的书,这好像,真的是第一次。
待所有的学生都落座之后,临渊也在主位上落了座。
他看见墨叔歌盯着《平渊天髓》发了一会呆,又很快神色淡漠的收走了视线,说不上是无意还是逃避。
他伸手捡起来《平渊天髓》,其实这也是今日他们要讲的第一课。
“《平渊天髓》是上古关于周易卜卦的一本古籍,内容生涩隐晦,主旨揭露这世间诸般玄机循环往复之奥妙。再坐的同学可有人读过?”临渊问道。
课堂之上有几个人稀稀落落的举了手。
临渊扫了墨叔歌一眼,墨叔歌淡淡的坐着,一动未动,也未举手。
她旁边依次坐着的是昌平郡主,陆忧行,托娅和靖南公主。
陆忧行和靖南公主都举起了手,靖南公主甚至还颇为得意的撇了一眼没有举手的墨叔歌。
临渊点点头,对陆忧行道:“那你来讲讲,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陆忧行没想到自己会是第一个被点名的学生,但还是很快料理了神情,正色道:“家中先生曾教过,《平渊天髓》是一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智慧之书。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到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书中均有其独有的玄妙之开示。它喻示了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世间万物变换之规律,并对之提出了明智的对策。朝乾夕惕,自强不息。柔顺含弘,厚德载物。皆是其智慧之妙处。”
临渊点点头:“不错。”然后话锋一转,带到了墨叔歌身上,道:“由吾息阿若,你觉得呢?”
墨叔歌也没想到临渊会点自己,因为她连手都没举。
不过墨叔歌对这本书的想法同陆忧行并不一样。她其实不大能看得上《平渊天髓》。
少时,她读《平渊天髓》,确实觉得其内容博大精深又生涩隐晦,属实玄妙。觉得人生若可处处可断,当为一件多么玄妙的事情。
可后来墨叔歌岁月渐长,经历渐丰富,领悟的道理也越来越多。墨叔歌逐渐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机缘之妙,妙就妙在天机之不可窥探,看似周而复始又实则瞬息万变,故而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成千古,一念断光阴。若是一个人的前程运世真的都可被轻易推卜,那此前无数得道成仙的先人们又何苦轮的那一世世的愁苦。
况且,又有什么人说的清楚,你这推卜之机缘,又是否为玄妙的天机呢。
但墨叔歌并不打算说。因为她的想法与否并不重要,这个世间有万万人的存在,有万万种想法。每个人都是在按照自己既定成规的节奏活着,这种无意义的表达和说教,墨叔歌向来认为是在浪费时间。
只是墨叔歌这边还没拒绝,那边靖南公主便噗嗤一声轻蔑的笑了出来。
靖南公主:“师尊您可真瞧得起她,一个在万妖坑长大的人,怕是连私塾是什么都没见过吧。还看书,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混进来的。”
墨叔歌顿了顿,看向靖南。靖南说对了,她确实没怎么见过私塾,小时候虽然也在私塾念过书,但是那会儿实在是年纪太小了,没什么太多的印象。但有一件事她可没忘,就是她之所以和东海的老七打架,便是因为东海家的老七总是同靖南公主一样的模样,在嘲讽她这件事情上,从来都是见缝插针不遗余力。
幼时年纪小,书读的也不好,家里也不护着,私塾的先生也总偏袒东海家的老七,所以墨叔歌每次都是选择跟老七动手,然后被私塾先生罚,晚上回去偷偷哭。然后下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再继续动手继续打,继续被罚继续偷摸哭。唯一让墨叔歌现在也不会觉得后悔的事情是,老七也基本上次次都会被她打哭。
可眼下不是了。墨叔歌不在是十几万年前那个什么都只能独自默默忍受地小孩,她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漫长岁月的撕扯下学会了如何聪颖而取巧的保护自己。
所以她只是淡淡的撇了一眼靖南公主之后,道:“让公主失望了。私塾,确实没上过。但书,读过。不才,我个人觉得《平渊天髓》有其道理,但无甚用处。”
墨叔歌这话说的胆大。因为《平渊天髓》数年来都是汜水瑶的必学课程之一,也是这凡世间各种大成的学者皆未推崇之书。墨叔歌一个新入门的弟子上来就敢直接否掉《平渊天髓》。眼下不用靖南公主挑事,其他学生也自然而然的诧异的朝着墨叔歌看过来,包括临渊,他似乎没想到墨叔歌竟然如此敢说,抑或……是会如此说,不由的多用了几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