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平暂歇(1 / 2)

“常山郡!”

“安平国!”

“你知道个……”

后面一堆脏字,被武毅硬是给憋回去了。

自从他们逃离已经半月有余,这半个月,给武毅的身心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这老登也太难伺候了!

你说喝水,他要伸腿,你说往南,他要往北。

更气人的是,他自诩读了几年经,处处膈应武毅。

经过多日的积压,二人之间剑拔弩张之势,已然触及到了爆发的边缘。

如今,面临路线问题,两人各执己见,谁也不服谁。

从魏郡到涿郡,最好是从巨鹿进中山国,然后抵达,这是一条直线。

然而巨鹿这会黄巾闹得严重,张角三兄弟正在巨鹿,跟卢植的继任者董卓对峙。

所以,就得避开巨鹿,向两边绕路,常山在左,安平在右。

“安平真不行啊,卢尚书!”武毅苦着脸央求道。

他急得都要跳起来了,就差指着卢植鼻子骂出声来。

过常山,倒不是武毅非要去见一见子龙。

当然,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啦。

最关键的是,那安平国着实有些不安全。

安平王刘续,这个窝囊种之前被张角给抓过,后来还是朝廷出钱把他给赎回来的。

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因为大逆不道被处死。

武毅估计,还是跟他被抓这事脱不开干系,但是无论如何,那地方都是极为凶险。

“那安平郡王,我曾救他于水火之中,于他有恩,此时投奔,他必以礼相待!”

卢植胡子翘起,倔强的模样看得武毅越来越气。

“好,那不论其他,单说此二地之势,常山境内多山地,且地广人稀,路途更长,追兵必然想不到我们会舍近求远。”

武毅的一番分析,听得卢植也暗暗点头,但随即,他又狠狠摇了摇头。

“你所言,我皆知晓,但多日奔波,你我均已人困马乏,那安平信都正是好去处。”

武毅还想说什么,却被卢植堵住了话头:

“我知你心有宏图大志,可你尚且年幼,我年岁长于你,于贤于德……总之听我之令便是!”

他看向武毅,眼中尽是欣赏之色。

可武毅听了只觉他愚钝。

武毅眉头一挑:“依卢尚书之意,愈长愈贤咯?”

“那是自然……”卢植有点心虚地道。

“不知卢尚书与天子,孰长孰贤?”

武毅特意恶心了一下他,果不其然,话音刚落卢植就暴跳如雷。

“大胆竖子,竟敢妄议天子!”

“孔先圣立作已六百余年,此后天下名士不知凡几,得孔圣衣钵者几人,尚且没个定论,更遑论超越。”

见他没出言反驳,武毅继续说道:

“昔时陈平无为而治,还传为美谈,要我说,如若孔圣泉下有知,必然自掘坟墓,羞为万世师表,不然等到千年之后,再把他揪出来鞭尸吗?”

武毅死盯着卢植,不卑不亢,一字一句说道:

“孔圣所犯何事,所造何孽,竟要背负千百年来,后继不肖子弟所积攒的骂名?”

沉寂良久,卢植叹了口气:

“你究竟想说什么?”

“岂不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也不必不如师’?”

废话,他当然没听过了,因为这是韩愈说的。

学去吧老登,领先你好几个版本的先进思想!

但武毅还是低估了卢植这牛鼻子脾气,八匹马都拉不动。

没办法只能跟着了,如若这会分道扬镳,武毅可真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直到看见信都城,武毅都还有些恍惚。

城墙巍峨,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气象。

跟随卢植一路前往郡王府,街边的烟火气,也让二人紧绷数日的神经得以舒缓。

“这就是古代的城街吗,好像也没什么不同……”

两世记忆在此刻盘旋交错,给武毅一种特别复杂的不真实感。

身后蓦地冲出一队人马,自远处疾驰而来。

武毅眼疾手快,急忙拉卢植闪到一边。

“闪开,快闪开!”为首之人大叫道。

不少平民闪躲不及,险些被撞,慌忙之中掀翻了街边摊位。

武毅见此,眼神逐渐冷了下来。

“卢尚书,我看这些人,似乎是……”

“确是洛阳五营骑。”卢植点头称是。

这队人的出现,加重了武毅的担忧。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卢植说的不无道理,他们迫切需要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