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6章 好像异星球(1 / 2)

大国实业 文屹 1031 字 1天前

这个基地有研究人员、官兵和配套人员几千人。

所使用的能源,水和吃的蔬菜水果粮食乃至于蛋奶肉都是由建设在周围戈壁和沙漠里的农业基地,水处理站,新能源电站提供。

产生的垃圾和废物也都全部原地处理了,不需要运出去。

陶然虽然知道李文军的强大,可是仍无法理解这种寸草不生的地方,能产出这么多且类别齐全的食物。

直到她看到戈壁和沙漠里光伏板和草地,才反应过来。

李文军之前一直坚持不懈的搞光伏,原来也是有这个目的。

李慎行介绍说:“现在草长得太茂盛。牛羊有时候都吃不过来。”

刚说完,像是要验证他的话一样,一群牛羊慢悠悠走了过来,一边吃一边走。

小羊在陶然脚边蹦跶,像个雪白的棉球。

陶然转头四顾,没有看到任何牧羊犬或者人,问:“不怕有野兽或者人偷羊吗。”

李慎行说:“假设我是狼。”

他弯腰抱起一只小羊。

几架无人飞机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瞬间就到了李慎行面前。

陶然吓了一跳,僵硬地瞪着那些无人机一动不敢动。

可是无人机扫描了一下李慎行的脸,就退开了。

李慎行说:“如果我是狼,这会已经被无人机发出的声波给吓跑了。如果声波吓不跑,无人机就要上大招了。”

陶然笑:“原来如此。那水果和粮食种在这里,岂不是被牛羊一起吃完了。”

李慎行:“这里主要种耐旱稍微高一点的作物高梁和玉米,挂树的果子,苹果梨之类的。其他藤蔓或者低矮,需要水分多的作物都在种植大楼里种。”

陶然知道,那肯定是“文军新城”里立体种植大楼的复刻。

只是与“文军新城”不同,这里种植大楼里用的技术,都已经在“文军新城”种植大楼里检验过的高效高产占地少且清洁的成熟技术。

据说这个种植大楼还承担了水循环,废物处理和空气净化的部分任务。

基地里的有机废物被处理加工后会变成肥料用在种植大楼和外面的牧场上。

基地的建筑群和围栏,好像成为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分割线。

往西是用来做武器实验的,寸草不生,杳无人烟。

往东则是碧草蓝天,生机勃勃。

就连老鼠,兔子这些小动物仿佛都知道,西边是禁忌之地,所以都不会去那边。

基地的主要建筑都是用防爆超强混凝土构造。

更重要的设备都放在地下构筑物里。

这些地面混凝土建筑的颜色跟隔壁浑然一体,外形还特地模仿风蚀岩石的形状,从空中看去,压根就想不到那是人造建筑。

傍晚吃过饭,陶然站在基地顶楼的窗口往外眺望,就好像站在太空舱里眺望某个外星球一样。

白天被太阳烤得发白的戈壁,这会儿的颜色终于柔和下来。

浑圆的落日褪去了白日的锋芒,裹着橘红色的纱衣,慵懒地倚在起伏的沙丘边缘。

死寂的戈壁染上金色光芒,却显得越发荒凉。

风掠过广袤无垠的戈壁,裹挟着燥热的余温,卷起细沙在空中盘旋。

等最后一缕余晖沉入地平线,戈壁陷入了静谧的深蓝,零星的星子便迫不及待地跃上天空,像是天鹅绒上点缀的碎钻。

陶然喃喃自语:“以前我总觉得李叔有钱任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搞什么就搞什么。现在才发现,他一直都做各种模拟。武器,是在模拟抵御来自外地,外国,甚至是外星球的攻击。其他则是模拟去本国,外国甚至是外星球的各种极端地形气候条件下定居的技术。比如这个基地,如果移到月球上去,外面加个玻璃罩说不定就行。”

李慎行歪头想了想:“说起来还真是。现在地下,南极,沙漠和高原都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了,他已经开始搞海底的建筑了。”

陶然:“啊。是吗。”

李慎行:“听说前一阵子已经把海底地形勘探搞完了。照理说,搞地形地质勘探,那不就是要修建筑物吗?”

陶然感叹:“李叔真是好有活力。”

“你知道的,我叔一向比较能折腾。”李慎行龇牙笑,放下手里的杯子,“你回去好好休息吧,第一天来就这么辛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换了床,一向睡眠很好的陶然竟然睡不着。

夜里她起来,往窗外看,就被那美景惊呆了。

她从未见过这么纯粹的满月,玉盘一般悬在空中。

清冷的光芒如薄纱般倾泻而下,让起伏的寂静戈壁上明暗交错间,仿佛是大海凝固的波涛。

陶然看到那明暗的边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移动。

她想起李慎行白天说过有兔子和狐狸,便兴奋地拿来望远镜,想看看那到底是什么。

陶然他们小时候就常用这些望远镜看着玩,现在长大了,“文军实业”的夜间望远镜也更新了好多代。

现在采用先进的微光增强技术。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能够在较暗的环境中对五公里外的目标进行清晰的观测和记录。

今晚月光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