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挎着篮子去了田间,此时正值秋日,瓜果成熟,果香四溢,几人刚到田间,就闻到了瓜果的香气。
田地不大,每块地却都分配均匀,桃子,苹果,李子,梨子,应有尽有。
另一边田地还有 ,甜瓜,西瓜。
这些都是给府里种的,是以养得特别精心。
梁釉几人虽然并未多摘,只是每样摘一点,出来时篮子里已经堆成了小山。
林榕提议道:“不如我们晚上一起赏月 ,宋知音闻言高兴应道:“好呀!
梁釉也应“好 ,又说道:“快到中秋节了我们可以做些月饼,晚上一边吃着瓜果月饼,一边赏月。
宋知音闻言奇到:“你会做月饼。
梁釉闻言反问道:“怎么”,你不信。
宋知音笑道:“做吗?,到也不难,只是,做出来能不能吃,就是另一回事了。
梁釉闻言怒道:“宋知音”我做出来的月饼你一个也不能吃。
宋知音连忙躲到林榕背后,林姐姐,人家好怕。
林榕笑着拍了拍她:“不要怕”阿釉虽然厨艺欠佳,可总不至于毒死人。
梁釉闻言,要拉藏在林榕身后的宋知音,我今天就让你给我试毒。
林榕笑着去拦,几人笑闹成一团。
几人回到院里,梁釉就吩咐下人准备一下,然后,她吩咐帮厨和面。
自己则开始调制馅料,林榕与宋知音并未下过厨,只在一旁观看。
瞧着梁釉颇为熟稔的样子,不由惊讶
宋知音道:“阿釉”,你当真会做月饼吗?
梁釉此时已将,花生,瓜子,等多种材料按比例添加,调制在一起。
闻言哼道 :“你们一定会为今天说的话付出代价的”。
林榕“……”
宋知音“……”
天空不知何时慢慢暗了下来,最后一点晚霞被吞没。
月亮挂上了枝头,今日恰巧是二十 ,只有月牙挂在天空。
厨房内,三人齐齐盯着锅炉,梁釉会做月饼,却不会使用锅炉。
她身份尊贵,嬷嬷勒令她可以做月饼,但是要让婆子烧制锅炉。
林榕问道:“阿釉,月饼什么时候好呀!
梁釉盯着锅炉,眼也不转的回道:“这就好了”。
林知音道:“阿釉,你何时学会做月饼了 ,可不能让我阿娘知道,不然,她又要说我没用了。
梁釉自然不会告诉她,她做月饼的手艺,是前世学的 ,闻言只道:“我自学的”,可简单了,你要学吗?
我可以免费授课,只是你要拜师。
宋知音:”我才不要,
锅炉响起滋滋的声音,梁釉听道声音,连忙上前去看,转身问旁边烧锅炉的婆子:“嬷嬷,这是好了吗?
那婆子闻言笑道:“是好了,不过现在很烫,小姐小心些,让老奴来拿吧!
梁釉闻言退到一边,那婆子随即拿出筷子,伸进锅炉,将月饼一个个夹了出来。
月饼经过烤制,颜色金黄,卖相可以说十分好看。
几人等到将月饼放凉了些,林榕拾起几个放到盘子里。
梁釉则将剩下的分好,吩咐彩云分给庄子上的婆子,丫鬟。
随后几人吩咐丫鬟将小桌搬到院子里 ,几人围坐一起。
梁釉道:“今日的月亮虽然不大,可凉风习习 ,倒是很是适合在院里乘凉。
林榕坐在一旁,弯唇笑瞧着月亮,轻叹道:“有你们真好。
宋知音已经拿起了第二块月饼,感叹道:“阿釉,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做糕点的手艺那么好。
梁釉轻摇着扇子,笑道:“你误会了,我只会做月饼,旁的一概不会。
那也不错了,我就只会吃,宋知音笑道。
梁釉闻言不以为然 :“会吃也是一种福气”。
林榕闻言,不由失笑,附和道:“阿釉说得对”向来能者多劳,你只要会吃就是福气。
不时有风吹过,卷着少女们的话语,吹入夜里。
几人吃完月饼,踏着月色回到屋中。
梁釉和宋知音陪着林榕一直住到八月初十 ,才舍得回去,就这还是因为 ,快到中秋节了,林榕家中来信,让她们回去过中秋。
三人在庄子里住的日子,无人管着,又加上严氏本就是让女儿来散心,自然不会拘着她们。
不过一段日子,上山打鸟,池塘钓鱼 ,三人通通玩了个遍。
以至于梁釉回到家中,时常惦记在庄上的日子。
时至中秋,梁氏忙着走节礼,家中的一应管辖都落到了梁釉身上。
梁釉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一时还有些不习惯。
是以梁釉每日忙了起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