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1 / 2)

许一诺前脚刚到家,许小齐就带着许易去北京旅游,许一诺在群里控诉:“许一诺就此和许小齐、许易绝交。”

许下灿紧随其户:“支持绝交。”

许易发来他们俩的合照并说道:“禁止所有人做我们的电灯泡。”

许一诺回了一个【默默退下】的表情包。

许鹏和许澄选择去上海,他们两个倒是低调,只发来几张东方明珠的照片,附带一句:“很热,想家。”

许一鸣回:“你俩就开心着吧,我一个人在厦门也挺好。”许一鸣留在厦门和爸妈挤在一起先当啃老族,他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面试了几家工厂,工资都不如意,先休息一段时间。

“哥,回家陪我吧。”许一诺发出邀请。

“我等你出来打工。”

“那你先做梦吧。”

许一诺在家这段时间,除了看店,都在村子里晃悠。许一梅之前在家带孩子时把马路边的店铺修整了一下,买了一个大冰柜,卖点冰棒、饮料和手工艺品,生意还可以。许一诺在家闲着没事儿,偶尔开一开也还行。

许一诺遇到来店里消费的游客,都会聊上几句,大家对许村的反馈几乎都是负面。许村从2000年开始开发旅游到现在已经十七年了,但这两年游客越来越少,许村的环境也越来越差。

许一诺每天傍晚在村子里散步,她不走不知道,许村破败的地方太多了,很多老房子也因为年久失修快要坍塌,各种废弃的旱厕散发着臭味,原本的小学变成了稻草堆积场所。她把这些照片发在群里,大家都很震惊,这几年的许村好像变得不像自己热爱的家乡,像是某个被遗忘和抛弃的老村。

“妹,不要说哪里,你看我们家门口的池塘,全都是泥土,阿婆直接在上面种菜,每次春夏秋三个季节一吹台风,家里就淹水。”许一鸣家的小洋楼和老房子很近,老房子进水,他家也不能避免。

这几年,经常听到爸妈提起家里进水这件事,大二那年最严重,烟草毁了一半,许一诺那些课外书全部泡发,只能丢了,当时许一诺和许小灿被困在火车站回不了家,被迫在火车站挤了一夜。

“我的宗祠也这样,很多房间都不能用了。”许鹏的老宅在马路边,倒了一半。

“我们家的老宅还是我们自己捐款维修的,这几年才修好,但周边的环境还是很差。”许小灿和许小齐家的祖宅在小学下,周边的旱厕没有人处理。

不仅仅是村子里,农田荒废、果园杂草丛生,河道狭窄,很多地方直接变成了垃圾堆。

小时候,他们几个经常去果园摘桃子、李子、柰、橘子、柚子、橙子,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力换水果,许一诺家里之前还种了许多西瓜,但因为要种烟,再加上开公路把山变成了两半,就再也没种过水果。

许一诺拿着手机躺在床上,李明明今天的热搜关键词是“不忘初心”,她好像被击中了一样,她大学的论文写的是《许村的现在和未来》,着重写了许村之后要怎么变更才能走得更长久。

晚上吃饭,她听爸妈在讨论许村小学要关闭的消息。

她立刻在群里问这件事,许澄说:“这件事是真的,我爸妈下学期开始去镇上的小学上班。”

“许村有学生呀,为什么要关闭。”许一诺不解。

“前年许村小学外地来的校长,对女学生进行故意体罚,老校长知道了,就立刻去报警,后面教育局觉得村子里学生太少,就只保留一、二年级,老师就只剩我爸妈了。”许易补充。

许鹏插了一句:“我上次回家去南山书院看了一下,都是鸡屎鸭屎,还有村民在那儿养牛。”

“我昨天也去书院看了一下,真的很破败。”许一诺往群里发了一张书院的照片。

许村的南山书院,在清朝时是远近闻名的书院,门口还有御赐的对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就是说南山书院的教学水平极高,方圆百里的学生都到这里求学,这里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们七个当年的幼儿园就是在这里。

许村一直都是“文化古村落”,一个小小的村庄最鼎盛时期有六家书院,还专门设有农业学院和妇女学堂。很难想象许村即将没有小学,没有小学就没有了文化,更不用说传统文化的传承,那到时候的许村又该用什么来发展旅游,用什么来告诉年轻的一代许村曾经的辉煌。

“我不想出去找工作了,我要留在许村。”

许一诺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大一在村里做研学调研时就和当时来村子里做志愿者的毕业生聊过,留在乡村也不是一个坏选择。大四写论文期间,看了三农学家温铁军教授关于乡村发展的视频后这种想法就更为强烈。

留在乡村发展,是一个肯定会被家人打回去的想法,在首都上了四年大学,最后又回家种地,会被全村八卦中心当成谈资,说上个十年八载,特别是女生,在重男轻女还残余的许村,以后她的标签就是“白上

最新小说: 念念勿忘 他,又出现了[穿书] 心动难眠 含黛 娇华(双重生)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谬果[破镜重圆] 娇娘二嫁 奉御女官(清穿) 大明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