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2 / 3)

半数家财支持南境灾域重建。”

“臣也愿捐资。”

“臣附议。”

……

以武威将军为首一侧官员纷纷站出,附议此起彼伏,绵延至尾,眼瞧着形势,文官一侧也缓缓有人出列,大理寺卿领大理寺众官员随同方尚书。

官家颤着嗓音起身,连叫了三声好,“诸位爱卿都是我朝股肱,便依方尚书所言,重建灾域,只是……这主领一事该派何人?”

若按旧例,朝廷派人押送赈灾物资前往灾域,理应由熟知当地情况的本地官员接手,主理赈灾事宜,只是水患突发,许多官员也随之牺牲,且有大半民宅淹没水底,原址已不再适宜居住,必须派有威往之人前去,才能调动多放力量重建。

通常都是官家钦点,由皇家出面,再辅以重臣,一则显示天恩,二则也有能办实事之人镇场。

这既是个苦差事,也是个收获名利的好时机。

太子微愣,毫不犹豫便站了出来,拱手道:“儿臣愿前往灾域。”

太子一开口,众皇子便不好再提,只是大臣中鲜有附议,宗正寺少卿瞥见太子出列,心中哀叹,不得已只能垂着头举起笏板,低声道:“太子……地位尊贵,实乃上佳之选。”他说完咬了咬牙,虚踮右脚,想趁着众人没注意悄悄挪回去。

一直躲在人群中沉默不言的礼部尚书见势也忙站出提议由太子主理重建事宜,太子一党深知事态严重难以独善其身,只能陆陆续续出来,一时间便有数十位大臣出列,宗正寺少卿悄悄呼出一口气,将脚挪了回来。

“微臣以为不妥!”方尚书高声,如洪钟在众人心头荡过,挺直脊背迈步到礼部尚书面前,虚拱了拱手,“且不论私矿一事尚未有定论,重建灾域急需手段凌厉,主理之人重在能力而非身份,”他转身面向太子,“登州缴获私矿足抵一州粮收,若太子能解释一二,微臣自无话可说。”

“方尚书慎言,”礼部尚书上前一步对峙道:“区区攀附,连刑部尚未有定论,方尚书如何断言此乃太子之过,焉知不是歹人有心诬陷。”

太子抬头,见官家对此面上波澜不起,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面色刹那间灰暗,紧抠指节在笏板上掐得发白,他甩开衣摆下跪,向官家请罪,“儿臣识人不清,错信歹人,闯下如此大祸,恳请将功赎罪。”当务之急与其辩驳,不如调转矛头推脱责任,刑部如今仅一份证词,缺了关键物证,他必须尽快离京,不然将就此难以翻身,南境通海,名下势力联通江海,只要能尽快离京,整顿势力便可卷土重来。

他本是太子,原该顺利承袭皇位,如今……太子两臂渗起一阵鸡皮疙瘩,眼里闪烁着难以遏制的阴郁,急促的白雾从鼻腔氤氲。

殿外下起了小雪,最末的官员搓了搓手,无奈的往背风处躲了躲。

方尚书并不这么想,他只是觉得重建灾域不可马虎,于是坚决不愿支持太子前往,遂道:“京中诸多流民还需安置,臣请太子留京赈济灾民。”

“还是让卫字营的士兵们去,托了近些年的太平,闲赋许久,此番南下需耗费巨大人力,流民四散且难以统整,若是带着训练有素的士兵前去反倒好上许多,”武威将军手下的卫字营早在随当今官家起兵时便折损殆尽,残留数十兵将,如今留存额外还有士兵后人,将近百人,一直奉命屯田于京郊,充备守城军。

礼部尚书哑言,不动声色地与太子匆匆交换眼神,诚然在南下赈灾的人选上,太子如今全无优势,倒不如在陪同的人选上安插进自己的人,然奈何韩晖停职,他们却当真无人可选了。

官家听罢,伸手按在刘安手肘,撑着起身,默念着卫字营,良久道:“许久未听见这三个字了,当年便是骁勇之师,多少年了……朕竟有些记不清了。”

武威将军道:“臣记得,近有二十多年了。”

二十年,太子尚且稚子,如今转瞬而过,终究是有些不同了,还是从前好啊,人一旦感叹岁月,便打心底起开始苍老,许多事瞧不清也看不明,唯有悉心教导的嫡子,官家透过他佯装镇定的皮囊,窥见无尽的心虚与算计,艰难权衡下逐渐消磨了最后一丝耐心。

失望往往来自于一桩桩毫不起眼的小事,起初是他妒忌伴读强占才名,官家闭一只眼容下此事,皇城司是天子耳目,太子早年一举一动他都心中有数,乃至太子越发不受控制,他也从未有过动摇。

只是为人父,也为天下之君,容不得他一再包庇,卫字营南下一事官家终究是应允了,太子一党仍在竭力周旋,而太子却深知不可挽回,高举笏板的一双手止不住地颤抖,恍惚间往后踉跄几步,被身后的六皇子扶住。

他惨然发笑,听见官家道:“工部派一精通水利与修建的监事随卫字营一道南下,沉水的村落,重新勘测选定新址,一应行事随时禀报于朕。”

“至于太子,至今日起禁足东宫,着刑部并同大理寺审查此案,务必彻查清楚。”

“臣遵旨!”

最新小说: 谬果[破镜重圆] 含黛 奉御女官(清穿) 娇华(双重生) 他,又出现了[穿书] 大明一家人 念念勿忘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心动难眠 娇娘二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