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3 / 3)

孤本一本一本放进书箱里,只是放进去的是他自己的手抄本。

他嘱咐廖簇:“是买断还是抽成和钱掌柜讲清楚价格,让钱掌柜自己选。”

“小人都记下了。”

廖簇抱着书箱刚出门,门外传来杨信的声音:“站着。”

紧接着杨信掀起门帘进来,臂弯中抱着他刚刚交给廖簇的书箱,脸色一如既往沉着,眸中没有任何温度。

看来这些天自己变卖字画的事他已经知晓。

杨信将书箱朝茶几上一扔,教训道:“春闱你还考不考?”

杨徹一笑,解释道:“是我闲来手抄的书籍,无关紧要。”

杨信拿起一本翻看,的确是杨徹的字迹,但书却是孤本抄本。

杨徹道:“春闱在即,我想将这些书送去书铺刊印,也能让更多的举子读到,算行善积德为春闱祈福。”

杨信自不信他这冠冕堂皇的话,丢下书,问:“你要做什么缺那么多银子,把字画和贴身玉佩都变卖。”

“就是想看看自己字画价值几何。”杨徹打趣道。

杨信斜他一眼,叫进门口廖簇,将刚刚的话又问一遍。

廖簇垂首答不知。

杨信当即怒斥:“你不知?老爷让你跟着二公子,你就由着他胡作非为?不闻不问是吗?那你跟着二公子做什么?明天直接回永平府去!”

廖簇忙跪下认错,但坚决不说。

杨信见威胁恐吓没用,没再逼问。

杨徹的人个个忠心,杨徹下了令不让说,这些下人没一个会开口。

进京之后,杨徹瞒他的事情太多。

杨徹好言好语劝道:“这是我的一点私事,不连累爹和杨家,大哥别多问了。春闱临近,大哥别在这些小事上分心了。”

“堂堂知府公子,卖画卖书卖贴身之用,传出去别人怎么猜想?是家中出了变故,还是家中苛待你?与杨家无关吗?”

这还不至于吧?

卖的只是字画,又非其他所用之物,谁会那么八卦朝这上面想。何况上次重华书院文会,他出面维护,在外人眼里他们不要太兄友弟恭。

杨信既然这么想,他也不想来场不必要争执。

“是我疏忽了,大哥消气。”

杨信从袖中抽出一沓银票丢在书箱上:“这里有一千两。”

冷冷斜他一眼,转身出去。

廖簇看着银票和书箱,询问如何处理。

杨徹走过去拿起银票,既然都已经送上门了,那就笑纳了。至于书籍,他吩咐廖簇挑个时间避开主院那边的人出门送去书铺。

这些孤本都是难得的珍品,该让更多人看到,也该流传开来。况且给方鉴的银子凑齐了,今后他们不可能不吃不喝,还是需要银两。

五千两若是真能买方鉴罢手倒罢了,就怕方鉴所求的不是银子。

次日,他经过西市文墨街,方鉴和小弟子都没有出摊。到了大槐巷,院门落锁,家中无人。

平常他们师徒二人总会有一人出摊,他询问隔壁邻居,邻居大婶道:“方先生和小秀才好几天没回来了,门一直锁着。”

“知道去哪儿了吗?”

“这就不知道了,可能去哪个亲戚家过年了,以前也有年前就出门的。”

方家本就人丁单薄,当年方家落难后,亲人都散去,哪里还有能去过年的亲戚。

他回到文墨街,问旁边的摊主,得知方鉴好些天没有出摊。

似乎便是他去找他后的第二日离家。

方鉴故意躲着他。

他心中隐隐生出害怕。

方鉴真的要冒死替孙巍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