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了还买,白玉书找的那个装修师傅,都要成你们家专用的了,就你家那些房子,他明年都装不完,你买那么些干什么,你们一家五口,还能一人住两套么。”
“房子哪有嫌多的,你看京都今年的人多了多少,人多了,房子就那么些,不就得涨价,现在的价钱可比夏末那时候高了不少,这才几个月。
我听姑姑说,当年玉书的奶奶来京都之后就买了不少房子,那个时候那么乱,要不是买了房子,能留下什么,就是经过这次,你看还不是给玉书留下了几套房产,这东西比钱强,别人偷不走,你说买房合不合适。”
白锦绣一如既往的看不惯二丫,就总爱说白家老一辈的发展史来刺激二丫,可惜二丫听是听了,不过是给过滤了一遍,就当是学京都的历史了,也算是取其精华了。
二丫学到最多的就是钱不能留在兜里,要不最后就不知道成谁的了。
古董谁都知道值钱,可二丫不认识,买了假的赔了钱,她能哭死。
做买卖她不灵,没长刘满囤、唐欣楠那样的脑子。
想了一大圈,好像就买房子比较适合她,遇上了觉着合适了就掏钱,不合适就等着,收拾出来就租出去,现在已经租出去五套了,虽然房租不高,可房子涨价快,就是现在把房子出手了,她也不亏,不亏就是她赚了。
唐欣楠手里的钱不少,越听越觉着觉着这买卖不错,也加入到了买房的行列中。
唐欣楠的厂子开起来,人手充足,二丫终于能抽出身来做点别的。
二丫放弃了高考,捡起了医书,之前二丫主要学的是妇产科和中草药。
二丫考不上大学,也不能去医院工作,之前学的不能说没有用,而是不再实用,现在最有发展的是化妆品生意。
一年多来,二丫对这一行业了解很多,现在市面上用的最多的是护手护脸的油类护肤品,化妆品的种类很少,不过是一些粉或是口红,品牌少,可选择性少。
最受欢迎的是一些国外品牌,价格高,不宜购买,根本不适合国人。
唐欣楠一直觉得这是一块还未开发的大蛋糕,二丫相信唐欣楠的判断。
二丫不懂国外产品中的各种添加剂,各种合成方法,可她是能从古方中研制出新产品,不论是价钱还是实用性,更适合国人的化妆用品。
吴白青给的方子二丫也只做出了三个最简单的,就支撑住了整个厂子,随着使用者口碑越来越好,回头客越来越多,他们的产品也算是立住了脚。
想要乘着这股东风而上,就要有更多更好用的产品推出,二丫已经给自己定好了位,她要像吴川乌那样,吴川乌一生在复原中药古方,二丫没有那么伟大,可她可以从古法胭脂水粉中研制出更适合现下社会的化妆品。
二丫现在的生活很是规律。
周一到周五她带着三个孩子住在京都,早上白明旭上学之后,她就把两个小的送到白锦绣那里。
二丫是想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的,可白锦绣不乐意,她觉着托儿所没有她照顾的周全,让二丫必须把孩子送到她那里,二丫哪里敢不听。
周六日带着孩子们回惠平村,白玉书在惠平村建了个农场出来,搞得越来越大,已经从村里雇了两个人来帮他平日里照顾农场里的作物牲畜。
白玉书在来上一个学年,和学院的教授在培育新品种上就有了突破,在取得成绩之后,白玉书对这种成功上了瘾一般,对学业更加上心,白锦绣说白玉书和他爸妈一样,什么事情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白玉书专研到过年都是在实验室过的,二丫和白玉书也差不多,每天不是拿着香料,就是研究什么配比,夫妻俩一个比一个沉浸。
不过一通从三通村来的电话,把俩人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