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面前。
待几条狗不见了好几分钟后,车上才又下来两个人,三个人用最快的速度把地上的麻袋装上了车,然后飞快的开车离开这里,想来今晚的经历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也算是特殊那一拨的。
待那些人离开有十分钟之后,刘家众人才出现,抬上铁锅,也快速的离开了。
刘建军带着几个人去火车站找地方休息,等天亮去珲市送菜,刘建国带着剩下的人和新到手的两口铁锅回六队。
这事当然是瞒不了米袋子的,平账还得靠米袋子呢,这两口锅也不能现在拿出来,当然最后背这两口锅的还是得郑晓露,在五天之后,郑晓露把山货的款子打过来之后,这两口锅才得以见天日。
这一折腾下来之后,已经过了十天,离交果酱货的日期已经很近,宋巧看着这两口大锅差点没哭出来,这几天一小锅一小锅的熬酱,快要把她给逼疯了,这两口锅算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了。
在又给安市那边送了两回山货后,就已经到九月末了。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刘建国托酱厂老吕拉了半车东西回来,当然老吕又拉了一车的西瓜回去,这算是六队最后一批西瓜,这车西瓜是好几个单位分的,电厂和矿机办在知道六队有西瓜后,都派车来拉过,可以说今年六队的西瓜给六队出了大力了。
弄回来的东西挺多的,这些都是刘满囤通过各种关系倒腾来的,一些是用果酱同不同单位换来的,另一些是托人从旁的单位弄来的,刘满囤是个八面玲珑的人,把心思用在发展关系上,进展还是很快的。
他能从认识的一个人身上发展出好几条人脉关系,就像是电厂的牛老太和左大娘,他能哄着两个老太太不由自主的帮着他发展人脉,就算是知道刘满囤带着意图来的,可还是心甘情愿的帮忙,还没有一点反感,这就像是刘满囤的天赋技能一般。
刘建国组织人将东西堆在平时开大会的平坝上,队员或是用工分换,或是拿钱买,虽然有好些都是残次品,可在农村也都是难得的好东西,关键是都是工业品不用票,排好队的队员们都伸着脖子往那堆东西上瞧,算计着自己手里的钱能换多少东西,还生怕排在前面的人把自己中意的东西换走,一个个紧张的不行。
这一场别开生面的兑换大会,从中午一直到天全黑才结束,每家每户都捧着东西回家,这个中秋节虽然没有什么可口的吃食,可却过的特别有滋味。
中秋节过后,六队的秋收就来了,六队的秋收最难的是运输,地都在山坡上,今年刘建国改变了秋收的方式。
就像是苞米,前面人把苞米掰下来,后面就直接把苞米衣扒下来,再装进筐里担回队里的平坝上晾晒脱粒。
大豆和芝麻之类的也是这般操作,把主要的果实部分运回队里,减少运输队员的压力,剩下的根茎部分等秋收之后再处理,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把作物运回队里。
今年从农科所弄来的新品种的地瓜,给了刘建国很大的惊喜,地瓜个头大,淀粉含量高,虽然蒸熟之后口感不好,可却是出粉率极高的品种,正好合了刘建国冬天就做粉条的心意。
刘建国带着人亲自挑选了明年要用的种地瓜,明年刘建国计划这种新型地瓜占地瓜总数的四份之三,便要挑选出足够的种地瓜,刘建国把这些交给了六队里那几个种地好手保存,他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最好保存地瓜的活性,保证明年地瓜的产量。
二丫则是带着手底下的四员大将四处收罗猪能吃的东西,像是地瓜秧子晾干之后就是很好的饲料,自打甜菜开始熬糖稀之后,六队猪的伙食就上了一个档次,那猪眼瞅着就圆润了起来,每回队员们看着猪圈里的猪,口水都在嘴里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