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至今你都不知道我叫什么,若你知道当初的救命之恩另有其人,你可还会如此对我。
一一一一一一我是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十几年就过去了。
渔村的清晨,朝露未干,阳光洒在海面上,泛起了一层金色的波光。海船在海.上摇曳,渔民们忙碌的准备着出海赶海的工具。
皎玉和玲兰是海滨小镇旁的一个渔村的渔女。
她们日常一起去出海捕鱼,或者是去海边游玩。
今日,也是皎玉和玲兰商量好的赶海日子。
她们两个起了个大早。
“阿玉,等会我们先坐船赶海,下午的时候就去海滩上捡捡海货怎么样。”
“好,我都听小玲你的。”皎玉眼睑微垂,随后抬起头对玲兰眉眼弯弯,微微一笑。
待皎玉和玲兰收拾好工具后,坐上了赶海的小渔船。
皎玉扯了扯玲兰的衣角,小声说道:“小玲,你觉不觉得,今天的海洋好像有点特别,天空也是。”
“没有啊,阿玉,今天的海洋和天空不是和以往的一样吗?”
“这样吗?那应该是我看错了,小玲。”
可是为什么自己眼睛....会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景色。皎玉垂眸暗自想道。
「我真的不正常」。
这是皎玉直观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这一点。
其实皎玉自己一直都能感觉到。但是皎玉也总是在欺骗自己。
她不想和别人不一样,她也不想当个异类。
母亲未婚先孕,父不详,这几点在早些年间母亲便一直被说,她不敢说出自己的不一样。
她不敢告诉母亲让她伤心,她也不敢多交朋友,深怕别人发现她的秘密。
皎玉很受鱼儿们的喜欢,每次出海都能收获颇多,开始以为只是运气好,但是次数多了,她不觉得一个人可以一直好运,得到的越多,也许失去的也会越多。
后来这个也真的是应验了。
皎玉总有时候会捡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皎玉抬眼望向这片辽阔的海域。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
从我懂事起,这片海就一直都是蔚蓝色的,就像宝石一样闪耀着迷人的光泽。
但是,今天的它,却有点暗沉,虽然也很美,但是有种说不上来的诡异。
但是看大家的面色表情,皎玉明白大家看到的和她看到的真不一样,只希望不会出什么事,也希望只是自己想多了,皎玉暗自心想。
很快,小船行驶到了海洋的鱼儿密集区,这里是捕鱼的绝佳好地方。
在船上少迎着日出的曦光,海风吹拂,带着几许的咸味和淡淡的湿气。皎玉和玲兰开始忙碌的布置着渔网。
皎玉和玲兰几乎同时把渔网洒向水面,网在空中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犹如飘逸的舞者,随后落在海面.上泼起零星的水花。
后面就得等着鱼儿的进网。
不过判断这网下有多少鱼,是根据网的受力情况而定的。
如果网很沉,说明鱼很多,如果网很飘,说明网里大多是水母或螃蟹,如果网不沉也不飘,那自己就相当于网住了命运的后颈。
不过,无论网不网的住这命运的后颈,皎玉和玲兰后面都要马不停蹄的赶去港口。
因为如果网沉了,那得赶紧把网拎上来,把鱼倒进桶里,不然,那些鱼啊,就会在网里被挤成鱼糜。
如果网不沉也不飘,那就得在船,上用刀把那些螃蟹和水母处理了,再把它们倒进桶里。
它们的生命很短暂,从离开海水到进入人类的腹中,最长不过30分钟,最短,只有5分钟。
但对于渔民而言,能处理它们的,也只有这5分钟。
到了港口,把鱼倒进框里,给前来收购的商人过秤,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撒网,再收网,最后再把鱼拿去港口贩卖,这是皎玉和玲兰一上午的工作。
歌。
耳边隐隐传来老渔民最喜欢唱的那首打渔
那是渔民们最喜欢唱的那首。皎玉听了也不由哼唱了几声。
声音很小,只让自己听见。哼唱的同时也不忘手上的动作。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皎玉和玲兰都收获颇多。
皎玉和玲兰相视一笑,随后把网来的鱼儿都送去了港口贩卖,得来的钱补贴家用。
忙完差不多也到了晌午。各自回家先吃饭去了。
皎玉还没走到家门口,就远远的看见母亲站着家门口往着这边的方向眺望。
皎玉知道,母亲是在等自己回家。想到这儿,脚步不禁加快了许多,很快就到了家门口,一把扑进母亲的怀里,撒娇的对母亲说:“妈妈,我回来了,女儿今日收获不错呢!今天午饭我们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