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洛将粥送到林滢面前,贴心地给她将一次性筷子分开。
“就是照片里的那个男生吗?”沈洛问。
“嗯。”林滢点点头:“他叫孟九安。”
林滢抬眼和沈洛对视一眼,继续说:“他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我们关系很好。知道彼此的梦想,也见过彼此最狼狈的样子。我一度以为,他会是我的灵魂伴侣。”
沈洛听到这,心不自觉痛了一下。
“但是我害了他。”林滢声音变轻,充斥着无奈和悔恨:“如果那天我没让他来,可能一切都会不一样,他可能现在在顶尖美院,或许已经有了几次自己的画展……”
沈洛看着林滢,眼神充斥着心疼,他轻握她的手,试图将自身的温暖传递过去。
林滢回看沈洛,给他一个安心的笑。在沈洛晶莹纯净的眼眸中,林滢仿佛看到了过去。
六月的盛夏,骄阳似火,将路面烤出一股热气,朦胧着整个空气。
市一中第三教学楼外,繁茂的梧桐将炽热的阳光隔离在外,给楼内的学生带来一丝阴凉。
楼外,是聒噪的蝉鸣。楼内,是学生们课间的喧闹。
可第三教学楼五楼,一整层都安静的与正在上课无异。每间教室的学生都规规矩矩坐在自己座位上,或低头默背单词,或皱着眉头解着疑惑的难题。
距离高考仅剩十五天,孟九安小心地把笔记本合上,工工整整地写下“经典例题”四个字,然后独自满意地欣赏了会。
他将笔记本收好,看了眼坐在他斜前方的林滢,轻声走过去:“一共128道,都是每个类型题的典型。”
林滢收过笔记本,翻了两下,里面的字迹工工整整,简洁清晰。题目是剪自不同试卷粘在上面,答案用黑笔写下,在一旁还有红笔批注。
“谢谢。”林滢欣喜地看着他,然后也拿出自己的笔记本递给孟九安:“呐,数学错题本。”
孟九安笑笑,比了个OK的手势:“保证一题不落全部搞懂!”
这是她和孟九安高中三年的学习日常,林滢是在高一开学摸底考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孟九安就是在初中一直是排在自己名次后面的年纪第二,怪不得他会认识自己。
当时的林滢和他都住校,每天都会约着一起去食堂吃饭。后来高二挪到旧校区后林滢开始走读,早上为了节省时间而不吃饭,孟九安就会在食堂买好饭给林滢打包过来。
她和孟九安经常一起比赛谁能最先把最后一道大题解出来,谁能最先背过课文,谁月考考得更好……
虽然竞争,但又都无时无刻不为对方考虑。互相提问单词,互相交换错题,互相整理笔记,这都是日常惯例。
就这样两人度过了艰苦的高中三年。
高考结束后,她终于下定决心,去打职业电竞。而孟九安却不敌父母意愿,最终去了南京某大学,学人工智能专业。
于孟九安而言,林滢的职业生涯来之不易,或许只是短短几年,却在两人心中都是难得的美好。孟九安没有完成的心愿,没有实现自己热爱的事业,都寄托在了林滢身上。
在林滢拿到了亚洲杯冠军之后,孟九安觉得,世界上或许没什么可以真的阻挡热爱。
所以他又开始悄悄瞒着父母,准备了澳洲美院留学的事情。
林滢去年秋决,正好碰上孟九安准备留学最忙的时候。其实林滢并不知道孟九安当时准备留学需要准备那么多东西。
所以在知道总决赛那天正好是自己生日的时候,林滢也只是跟其他人和好朋友分享惊喜的事情一样,跟孟九安说了这件事。
是孟九安告诉她,自己一定会去现场,见证林滢实现荣耀大满贯。
林滢没有拒绝,以她当时对孟九安的感情,对孟九安能来看自己比赛只有欣喜和幸福。
所以她一直期待着那一天。
甚至总决赛开始的时候,林滢都以为孟九安就在台下某个位置,正为自己加油呢。她还想着,比赛结束后,要不要和孟九安两个人出去过个生日,吃个饭,压压马路什么的。
可这一切都在中场休息时结束了。
孟九安妈妈推搡自己的时候,林滢甚至没有感觉,即便事后发现身上一片红痕。
“可这根本不是你的错。”沈洛认真地看着林滢:“网上就是在颠倒黑白!”
林滢淡淡地笑了下:“我从来没有问过他忙不忙,也不知道他那天的安排。我一直自顾自地和他分享我对那天的安排,或许隐隐之中就是一种潜在的催促。”
“或许他本来有别的事情要做,但我一直跟他说那天我的安排,他可能也不好意思拒绝我。”
“可这不也是你自己的猜测吗?”沈洛说。
林滢沉默不言,但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她心里的愧疚只会只增不减。
两人吃了饭,一起打了车回到基地。于涛看见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