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管喝自己的茶。
过了许久,刘举子狠了狠心道:“我家中还有祖宅一套,就拿这个担保!”
顾娘子喜笑颜开,“有了这宅子就好说啦!”她吩咐一旁的侍女道,“去请内账房的郑先生。”
“是。”
不多时侍女就请了郑先生来,这郑先生大约五十岁的年纪,瘦削精干,一双小眼睛看起来格外精明。他负责掌管钱庄的一应账簿、清单,计核利息,决算盈亏。
“掌柜的,您找我。”郑先生躬身道。
“郑先生,您算一下刘举子共欠钱庄多少银钱?”
只见郑先生不慌不忙地打开随身带来的账簿,想来是侍女告诉了他此时中厅的客人是这刘举子,他才有备而来。
“去年九月,刘举子向敝庄借白银一百两,借期一年,到今天恰好一年整,本息共计应还一百三十两。”
“刘举子打算再借一百两,借期还以一年为限,您算算到时候是多少?”
郑先生心算了一下,顷刻间就得出了答案,“旧债若延迟一年归还,算上利息与滞纳一共是二百三十四两,新借的一百两,一年后本息仍是一百三十两,合计白银三百六十四两。”
刘举子听闻竟要还钱庄如此多银两,额上不禁冒出汗来。
“刘举子,您那套祖宅在何处,面积多大?”顾娘子转向刘举子问道。
“嗯……大约占地十亩,在城西临河巷。”
“临河巷啊,可是上年运河决口那里。”
刘举子闻言急道:“不是不是,离决口处还有段距离的。”
“哦,郑先生,刘举子打算将这套祖宅抵押给钱庄,您算算这宅子能抵得了欠银吗?”
“临河巷,离运河河道太近,且不说有决口的风险,就是近水潮湿这一点,也是不宜居住的。以最近的房屋价格,那处房屋估价应该不会超过三百二十两。”
刘举子一下着急了,险些从座上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