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年宋二君,楚郡某村落,有这样一户人家。家主姓刘,自宋朝建立以来三代以农耕为生,前代已不可考。刘家清贫,墙版泥筑木糊,房顶草葛交织,桑榆满院,倒也得宜。
刘家主发妻阎氏自生了长女刘英便有些不调,不似一般妇人得下红心症类的妇科疾病,只一日日的自说自话,请了好些大夫求医问药也不见效。
村中婆子媳妇们长日无聊,便开始造谣,说阎氏所生之女是个魔胎,本来生不下来,只因刘女命大吸干了阎氏精血魂魄得以降生。只是可怜阎氏这般年轻却即将白白断送。
妇女们多为此深信不疑。不过说回来,此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最早传出来的便是刘家主隔壁户张家。这张家原本是和刘家打着些关系的,张家主的妻房也姓阎。张阎氏和刘阎氏原本都是一个村的亲戚,论资排辈,刘阎氏得唤张阎氏一声“姑妈”,尽管两人年纪相仿。二人也谈不上多亲,只是尚未出五服,刘阎氏的这份亲事便是张阎氏作媒。
这张阎氏可非憨愚敦厚之辈,自从她嫁到这来,日日被自己的婆婆压的喘不过来气。满院满田的劳作没有一刻喘息,张阎氏心中对这个年纪虽大但身子骨硬朗的婆婆恨之入骨,奈何无可发作,只盼着婆婆有一日瘫了,落在她手里,再将着这老妇攥在手中,叫她也受用受用。
可臆想终究是臆想,醒过神来张阎氏面对这样的刁婆日子还得过不是。恰时隔壁刘家主要娶亲,四处招募,访村赶集的求问同龄淑女。张阎氏便心生计策,想着回自己娘家找一同宗同族之女嫁到这隔壁来,最好是软弱良善的。一来好由自己摆布,届时可以将成堆的担子功夫教她为自己分担分担。虽说刘张两家无亲,可俗话说远亲还不如近邻呢,到时候自己自有办法令她不得搪塞。二来是她嫉恨心发作,想着自己嫁到这黄坪来受了多少年的苦楚,需得娘家同族亦过来一女受苦她才平衡。
可殊不知刘家主为人敦厚朴实,等刘阎氏嫁过来二人如鱼得水好不和睦,眼看着家业也蒸蒸日上。这可把那张阎氏气个半死,心中愤恨,急得头疼脑热。
待刘阎氏生下女儿刘英,便疯魔了。张阎氏看着她的疯状心中又是害怕又是好笑:教你恩爱猖狂,如今好了,我这侄女也是个没福的胚子!我虽教我婆拿捏,殊不知着人世间都是先苦后甜的,侄女儿将福气享用完了,便一下子疯掉了。
只明面上日日叫唤着“苦命的侄女儿”,去刘家哭丧、打秋风或与同村的婆子媳妇们嚼舌根、摆龙门阵。若被她婆子看见了便又要打她,这时那张阎氏便满地打滚要死要活的,说她们姑侄两个嫁到这黄坪来要被他们黄坪人给治死了,总嚷嚷一些不如流的话。婆婆虽然精干,却败在口齿,一时奈何不得张阎氏。
这日,张阎氏似发了善心,走了十多里去请神婆为自己的侄女看病。打那以后便传出来刘女是个魔胎,本不该降世……原本同村的有些奶水的媳妇跟刘阎氏关系不错的,瞧着她可怜,狠不下心不去照管刘女,总是一来二往的给予些奶水。现在听了这样的造谣,唯恐避之不及,生怕都被吸干了元气。
刘家主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见媳妇疯癫,又有农忙还要照看女儿,日子过的越来越艰难,心中对女儿也生了怨怼之情……
这日晌午,太阳毒辣异常,六月里竟如盛夏一般炎热。农人们都急急回家吃午饭了休憩,刘家竟出了大事。刘阎氏淹死在了河中。最先发现的是张阎氏,人们赶到时,只见她瘫坐地上哭哭啼啼:“我这侄女,苦命啊!我眼瞧着日头这般大,她贼溜溜的拿着棒槌衣物出来浣衣,可我阻止不来啊!”
张阎氏一哭三唱,闻着无不动容,都忙过来劝慰她。如此那张阎氏越发哭的急了,更来了劲,拍手击腿:“我知道她有疯症,便早该跟着她呀!谁知后来听得落水之声,嫂子们,我忙赶过去呀!见我苦命侄女在水中挣扎,只看见散开的头发浮在水面了!”
其间有一同刘阎氏向来交好的妇女,见其惨死十分难过,又一向不同张阎氏对付,便冷笑质问:“这潭水这样浅,你若及时拉她一把,她又怎会溺毙?!”
其余婆子媳妇们也被她说的动摇,皆开始叹息“对啊对啊”的说着。
张阎氏心叫不好,一旁的刘家主原抱着自己苦命媳妇哭的喘不过来气,闻此也望向张阎氏。
“婶娘媳妇们又不是不知,冤枉死我了,我可没脸活了!天地良心,我这身子也不利落,谁不知我生了我家张大便腿脚都走不稳,我是贱命!可张大不能再像刘姐一样没了亲娘啊!我急忙忙叫人赶过去,可是腿却不听使唤呐……”张阎氏说完也要投河,自是被自家丈夫和群起激昂的妇女们拉扯住了。
这场闹剧从宽慰刘阎氏之殇不约而群的转向宽慰张阎氏之苦了。至于刘阎氏,三日后便草草下葬了。
可谁又知道,张阎氏发现刘阎氏落水后,先是充耳不闻又回自家把积年的谷子拿出来晒,理出犄角旮旯的碎布来,可是好一阵耽搁。
还真有人知道,这个人就是她的婆婆,张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