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周围寨子里的人说的那样,这块菜地由于这两年没怎么种过菜,几乎半荒废的原因,地力很足。
再加上翻耕之后又施足了肥,韭菜也是病虫害极少的一种菜,所以可以长的非常好。
只要免除了晦气的扰乱,本来就该长得这样好的。
可惜苍天不公,非得有降下这样的灾劫下来。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这般景象了。
以前司空见惯,如今再看,竟然颇觉神异。
“嫂子,我帮你摘菜!”
特意跟过来摘菜的吴婶,根本没有挨上边。
项二牛和他的小伙伴,争抢着,你割一撮,我割一小撮,就把这一茬的韭菜,给收了上来。
最后收割出来的韭菜,装了有半个竹篮。
当然,这也和崔榕她们拿来的竹篮子,小了一点有关。
在眼看着韭菜快要割完的时候,围观的人群就开始散去了。
等全部割完了,人已经走光了。
大家都明白呢,这韭菜种的不多,哪好意思眼巴巴的在这看着?
让人瞧着,倒像是,他们有心跟夫人讨要似得。
赶紧走,赶紧走。
项二牛把竹篮子给吴婶之后,也像是火烧屁股一般,转头就跑没影了。
这是寨子里人们之间的礼数。
大家日子都过得不宽裕,所以上别人家的家里说话,到了饭点就必须得走,不会轻易留下做客吃饭。
况且以往一把菜是不算什么,现在可是新鲜东西。
别让夫人为难。
崔榕见状,不由的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待在项家寨里,看来这选择,她没有做错。
尤其是在看到,商城后台账号里,不断上涨的感谢值的时候。
遇到这样一群人,也是她的运气。
……
“吴婶,这够炒两盘鸡蛋的吗?”
在挎着篮子往回走的时候,崔榕随口问道。
她对这些韭菜是多,还是少,没有什么概念。
因为几乎没有买菜做饭的精力。
之前的估算也没可参考的经验。
但是看吴婶的表情,似乎是收获还不错的样子?
“够了够了。”
吴婶爽朗的笑道,“夫人,这些再加一些豆芽进去,能炒出一大盆出来。分成五六盘子也够了。”
她们在灶房里,还用陶盆种了一些呢。
长得也不错。
应该也能割出一把韭菜出来。
王姑姑和牛妈妈没着跟过来,就是带着小猫儿他们几个孩子,也在割韭菜呢。
还有些蒜苗,小葱,也都可以摘了。
尤其是小葱,前天她还掐了些,摊了夫人心心念念想吃的葱油饼。
的确是喷香。
灶房里头暖和,里头的菜,长的比外面这菜地里的还好些。
阳春的韭菜,尤其是第一茬,最是鲜嫩。
春季气候日渐转暖,人会感到困倦和疲乏,头昏欲睡,身上没力气。
老话说,就是春困。
崔榕这两天在看医书,书上说,人到了春天,肝气易偏旺。
此时,多吃韭菜可增强人体的脾胃之气,对肝也极有好处。
可以帮助克服极度的疲倦,可解春困。
对她还有小猫儿几个小豆丁来说,能不能解春困不重要。
重要的是,好不好吃。
牛妈妈将面又筛了一遍,筛的细细的,才加了水大成浆糊要烙饼。
鲜嫩的韭菜,洗干净摘了摘,便下了锅。
嫩韭菜辣味还不显,更多的是一种清甜。
和豆芽炒在一起,鹅黄葱绿,颜色看着就开胃。
还炒了鸡蛋。
王姑姑手艺很好,鸡蛋炒得很嫩。
大人小孩都吃了不少。
灶房里还炖了骨头汤。
崔榕还在长身体,晚上都感觉骨头疼,牛妈妈便张罗着炖了这锅汤。
这样的一顿,吃得大家都很满足。
……
“好吃!”项颢吃了大半盆韭菜鸡蛋炒豆芽,还有半盆饼,重重的点头说道。
还喝了一小盆的骨头汤。
“……嗝~”崔榕也觉得好吃,还吃撑了。
这就是看吃播,看得太投入的下场!
……
吃完了这一顿,就该办点正事了。
第二天一早,崔榕就和带着莺儿,又到了炼丹房里。
说是丹房,其实就是一间屋子,就在她住的这间小院里。
在西边的一排三间的厢房中,收拾了一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