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程楚池病了,沈令仪心中微微一动。
莫非是那日救自己,落了寒气?
也不知道请的哪位大夫,用了什么药。
昭儿一早去外院打探消息,也不知道有没有将池表哥的病情问清楚。
沈家两兄弟在沈令仪房中并未呆太久,他们虽然是亲兄妹,但彼此年纪毕竟大了,总要注意些,因此只再坐了一会,两人便去给母亲请安了。
素素等小丫鬟们将残茶泼去,又收拾一番后,见沈令仪似乎有话要与昭儿说,便自觉地退了出去。
“小姐,我早上按照您的吩咐去找了明儿,他说程少爷这几日并未出府,大部分的时候都待在院中读书写字,偶尔回去花园里散会步。”
“明儿可有提到表哥生病之事?”
昭儿摇了摇头:“没听说程少爷生病了啊。”
这就有些奇怪了,若是池表哥没有生病,为何一直待在府中不曾外出呢?
还是要想个办法,和池表哥见上一面才是。
沈令仪摸着手中的棋谱,对着昭儿招了招手,附耳道:“你去告诉明儿,让他在外院宣扬我因落水,留下了气促的毛病,夜里睡不安慰,刘神医说需要调制一味安神香方能解忧入眠,可偏偏缺了一味新鲜的梅花蕊做药引……”
昭儿疑惑地看向沈令仪,心想,这天都快暖了,哪里能弄到新鲜的梅花蕊呢?
嘴唇动了动,有心想问,又不敢张嘴,恰好素素撩开帘子走了进来,昭儿只好退了出去。
素素等昭儿走远了,才凑近了对沈令仪道:“石家有消息传来了。”
“哦?这么快?”没想到这范姑姑行事竟然如此雷厉风行,倒让沈令仪颇有些刮目相看了。
原来那范姑姑收了沈令仪的钱后,便开始着手她的计划。
她先是取得了石逢母亲的信任,之后便有意无意在石夫人面前上沈如英的眼药,随后又暗示沈家把自己送来,为的就是给沈如英立规矩,更别提沈如英的亲娘已经在城北的尼姑庵呆着,不管石家怎么管束自己的媳妇,沈家都不会有人给她撑腰的。
给石夫人壮完了胆,随后又提到石家最忧心的子嗣问题,沈如英嫁入石家多年又一直无所出不说,还不允许石逢纳妾。
范姑姑只说如果不能拿捏住沈如英,让她一直如此张狂下去,只怕石家就要断了根云云,吓得张夫人直把范姑姑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求着她拿个主意。
于是二人商定了一个计谋,昨日趁着石逢去参加同僚宴会,先将沈如英骗去了小佛堂,随后又用锁把人关在了里面一整天,不给吃喝不说,就连到了晚上也没把人放出来,沈如英又哭又叫未果后,只能缩在角落里睡了一晚。
第二日,叫骂了一整天的沈如英终于服了软,等她被放出来时,才发现身边陪嫁的丫鬟婆子已全部被发卖。
原来那范姑姑趁着她被关着的那日,以家中遭了窃贼为理由,将她的院子翻了个底朝天,所有沈家送来的丫鬟婆子都被收缴了身契,一口气叫来了人牙子全部卖了。
等沈如英回过神来,要回娘家哭闹时,范姑姑命人把院门一锁,再找了几个孔武有力的婆子专门伺候沈如英,让她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等石逢第二日酒醒听闻此事,一开始还颇为不忍,想要为沈如英求情,待石夫人假装气晕倒了之后,石逢也不敢再提。
只每日睡在外院,不敢再回内院。
其实他对沈如英早的夫妻情分早就没剩下多少了,只不过他生性优柔寡断,再加上长久以来在她哭闹的积威之下养成了习惯性的忍让。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担心沈府怪罪。
可奇怪的是,他等了一天又一天,不但没等来沈理的责难,反而等来了沈家送来的两个丫鬟。
细问之下才知道,是沈家二房担心他回京没多久,身边少人伺候照顾,特意送来的丫鬟。
那个小丫鬟不过十一二岁,还是一团孩子气,而那个大的已经十七岁了,名叫秋岚,之前在沈家二房的太太屋里伺候,现在已经放了身契。
这便是名为伺候,实则通房的意思。
石逢放下心来的同时,对沈理不由得更生感激之情。
当天夜里便又当了一回新郎,成就了好事,此事不提。
素素将石家的事说完后,沈令仪便赏了她一碗茶。
“难为你,竟然说得如此详细。”连沈如英每日如何叫骂都学了过来,也是不容易。
素素缓过一口气后,不好意思道:“都是夫人院里那婆子的功劳,她与那范姑姑如今好得快要结义金兰了,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沈令仪不由得跟着感叹,从前只知道这范姑姑不是好人,尽爱撺掇母亲做一些不明智的事情,可如今看来,只要用对了事,范姑姑也是十分可用之人。
她这一些列手段,当真让人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