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徽宁闭上眼睛,有些疲惫:“不可信其无,可本宫在朝中实权不够”。
“恐怕最终起不了什么作用,只能准备好物资和人手救灾”。
清昭也明白,凭一人之言就让百姓移址,哪怕顾皇同意,下面的人恐怕也不会尽心尽力。
百姓们也无法放弃耕耘许久,与他们世代相连的土地。
睫羽轻颤,清昭沉思良久,未能想到其他办法,只好无奈道:“暮南大水,官员可能会推卸责任,也可能会扣下救灾粮”。
“公主可提前派人去收集信息,但不可打草惊蛇”。
赵徽宁点头,随后说道:“本宫会让人多注意的”。
不过几日,已有不少流民朝京城走来。
清昭坐在窗边,摇晃着自己手中的花儿,听着碧云的消息。
“顾皇知晓暮南流民向京城来,不由大怒,命刘清钰刘大人前往暮南救灾,令大理寺顾大人去查案”。
“还让官员在城外施粥”。
受灾流民往京城来,也是在暮南求告无门。
“听说,流民状告暮南官员吞下救灾粮,在水灾之前无故征收重税”。
清昭靠在榻上,碧云给她盖上狐皮大衣。
近日来,连日下雨,气候都冷了许多。
这起案件,最后推出的替罪羊不过一个知府。
顾璟思从小道去暮南,出京后不久,就被刺杀,击落山崖。
身边人连夜搜寻,才带着昏迷的他回京。
刘清钰安然到暮南,也不过是因为他也是幕后黑手找好的替死鬼,想以此除掉这个顽固不化的清官。
认罪的知府死咬着刘清钰不放,刘清钰去的时机不对,那个时候,暮南上下连成同盟,怎么会轻易漏出破绽。
若是顾璟思去,他们反而放心许多,总有人觉得顾璟思不会大义灭亲,若是知道了什么,也会瞒下来。
刘清钰掌握的消息不多也很难递到顾皇手中,被放入昭狱长达半年,出来时,形销骨立。
若不是顾璟思出手,呈出暮南情况的账目和来往官员的书信及招供认罪书。
只怕刘清钰会被严苛刑罚折磨许久。
此后又为平民出头,揭科举舞弊,被世家联手打压,贬去边地。
直到顾皇病重才返回京城。
她叹气,然后起身,去书桌边写下几一封信。
“碧云,送一些从莲城带来的瓷器给刘家小姐,顺便将这信给她,让她转交给刘大人”。
碧云道:“是,奴婢这就去。”
刘清月听到清昭送东西给她时还有些惊讶。
她们二人不过点头之交,各自有闺交好友,平日也不一起相约游玩。
碧云行礼,送上带来的瓷器道:“我家小姐有私事想与刘小姐商量。”
刘清月让身边服侍的人下去,只留了她的贴身大丫鬟。
碧云这才拿出那张信纸,刘清月眨了眨眼,不言,许久才道:“是送给我大哥的”?
若送与她,何需为私事?
碧云点头,在刘清月惊讶的目光中开口:“我家小姐这信为的并非私情,而是暮南”。
流民状告闹的沸沸扬扬,而今刘清钰即将去暮南赈灾。
刘清月接过信,郑重的说:“多谢你家小姐,我立即送去给我大哥。”
碧云走后,刘清月也去了她大哥的院子。
“祝三小姐让人送来的,关于暮南的”?
刘清钰一边说,一边打开了信纸。
信上几排字,却让他脑中想法得以确定,顾璟思才是这次查案的主要人物。
“大哥”?
刘清钰温润如玉嗓音不免有些沉下来:“祝三小姐的信给了一个新的思路。”
昭阳公主早派人巡查暮南和一些容易水灾的地方城市,这次水灾却超出过往几倍,又加上苛政。直接是要了不少人的命。
书信中说,如今他们二人去暮南,得到的信息必定是过滤之后的。
暮南的水灾历来严重,她建议刘清钰以赈灾为主,申请朝廷拨款,建立堤坝,疏通河道更要紧。
其他的不妨完全交给顾璟思。
刘清月明亮的双眸灿若繁星,她的眼睛隐隐带有期待:“那就祝大哥一切顺利”。
刘清钰摸了摸妹妹的头,唇角漾出笑意:“嗯”。
他们二人很快就出发了。
刘清钰在暮南待了两个多月,既去灾区看望百姓,亲自帮忙。
暮南。
从客栈五楼台阁看去整个城。
暮南城分作两块地方,东边是达官显贵,世家富豪,而西边,却是遍布灾民,以及他们的破烂的旧屋子。
顾璟思在窗前,看着满街的百姓,心里仍有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