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龄的孩童中,他能称上高的了,只比江鸢矮了一个拳头。
但毕竟是自己养着长大的阿弟,怎么看都像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儿,眉头皱一下江鸢都能看出他是真委屈还是假骗乖。
江辽也不看她,只贴着江鸢,平静地看着文大懒……那“平静”中怎么都能感觉出一丝难过。
文大懒吭哧着不肯说,磨了许久才道:“就说……有娘生没娘养……”
他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边说边耷拉下脑袋等着受戮。
江鸢皱了眉,心道:论戳痛处,文大懒还真一戳一个准。
在他们那些粗俗的小地方,“有娘生没娘养”原是句随口骂来的玩笑话,但被有意人听见就是另一回事了。
江辽他娘是生他时难产死的,剩下江家三个人围在床边,看着她没气儿的。
江中莲默默跪在床边,是一世神医,却束手无策。
江辽对他娘的印象也都是听别人说。
江鸢本要原话给文大懒骂回去,转念一想,文大懒跑了这么远的路,人生地不熟,又走投无路,也不知家里人……
谁还没点苦命的时候,做什么非要挤兑别人。
江鸢心下无奈,好声解释道:“长兄如父,长姐如母,文老兄可是意指我和小郎中教的不好?”
文大懒不傻,人情世故多年,当然听得出这是劝和,一时想扇自己嘴巴子,又想起炭灰还没洗净,免得扇了又出洋相,抬起的手又缓缓放下,却还想挣扎一下,小声道:“然后这兔崽子划俺脸……”
“说大声点,怎的跟母蚊子似的?”
文大懒狠狠心,脖子一梗,叫着:“太不讲理了!俺都没脸了,还只能蹦!”越说越来气,转头朝一边儿喊;“公子哥儿,你评评理!”
江鸢这才想起旁边还站着个人,绷着嘴转头去看他。
沈一本在旁观,忽然被揪出来,有些难评,还是中规中矩地答道:“胡闹虽是孩童天性,却不能过多放纵。”
文大懒见他替自己说话,泪花都要出来了,还没带着凳子给他跪一个,又听他说:
“胡闹虽不合理,但对他们来讲依旧可取。”
文大懒的脸又皱成了苦瓜,长叹一口:“说了,但好像啥都没说。”
沈一唇角勾起一点弧度,淡淡的,又温又凉,却别有风情。
江鸢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
沈一那句当然不是废话,相反,涵盖了许多。
至少能说出这种打圆场话的人,一定不会直言陌生姑娘家的“贵庚”与“定亲”。
沈一的确是在试探她。
一想到沈一的“阴谋”就觉得头疼,江鸢看了看一大一小两个还在闹小脾气的人,扔下一句“你俩先吵着啊,正好吵完再吃”,接着把晚饭准备妥当,去瞄了眼文大懒的画像。
本来没抱多大期望,但那画像不仅有鼻子有眼,还有几分眉目神情。
画上那男子眉毛疏朗,眸中隐含笑意,乍一看仿若无名路人,毫不起眼,细看却是张清澈好看的脸。不知是不是因为五官端正没什么特点,江鸢定定地看了许久,总觉得这人有些眼熟。
特别是这双灵气的眼睛。
江鸢五岁时就跟着江成莲一家来到彤州,定居彤州,她认得的脸大多都是大桐街坊市里的,若说谁让她有印象,此人必定就在彤州。
晚上去街上问问,说不定真的有人见过他。
她专注着看画像,却不知藏在屏风后面的阿弟江辽正看着她,眼神冷了几个度。
*
晚饭时江鸢和江逸、沈一坐桌子旁边吃,剩下两个打架被罚的面壁思过,边思边吸溜口水。江鸢听着恼火,又看沈一这种伪君子比她一个姑娘家的吃得还斯文,怪尴尬的,还是叫江辽和文大懒一起来吃了。
几个狼吞虎咽姿态的一起,江鸢就放心了。
黄昏时雪停了,坊市上人多了起来。
彤州小道远离京城,偏靠与邻国的分界处,小户小家数不胜数,朝堂的规矩管不到这地儿,百姓生活很是自由惬意。
这大桐街坊市就是此地拜神拜官的王氏一手张罗的,当年王氏家中人丁兴旺,还出了两个举人,便自称是彤州第一家,还学起京城的规矩,说这坊市需得“宵禁“。邻居们不满也憋着,毕竟是人家盘下来的“市”。
南州人平日逍遥惯了,连年号改了都不知道,就怪那新帝登基的时候将税官一通整治,抓人都抓到大桐街,这帮逍遥汉才想起来——哦,咱还在大宁王朝盛世呢!
只没想到,是把王氏一家给一锅抄了。
具体缘由老百姓也不关心。访市接着热闹,没了王氏定的规矩,这街上是愈发鱼龙混杂,连夜灯火通明,夜越深,闹声越旺。
白天不出摊的小贩也悠然地坐在椅子上,唱戏般地吆喝起来。
江鸢把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