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黄昏降临。
南宫逸率领城内三万守军,抵挡了蛮族大军一波又一波地猛烈进攻,最终成功击退了蛮军,获得了短暂地休息时间。
“退兵,明日再战!”
忽烈铁青着脸,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今日他损失了两位大将,以至士气受损,再这样攻击下去,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倒不如择日再战。
很快,随着忽烈的一声令下,蛮族大军渐渐退去,只留下了满地的尸骸!
“殿下,蛮子们退了。”
刘谦望着逐渐消失的蛮族背影,满是血渍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即刻统计伤亡情况,统计完毕后,通告给我,我先下去休息会儿。”
南宫逸的脸上带着深深的疲倦,在对着刘谦道了一句后,转身便打算回去好好休息一会儿。
约莫两个时辰后,天色渐暗,刘谦与付明来到了南宫逸的府邸,并将今日的伤亡情况告诉了后者。
“陛下,今日我军亡一百七十六人,伤三百一十一人,相比昨日,已经好了太多。”
刘谦嘴角含着笑意地说道。
听到这个伤亡数字,南宫逸也是微微点了点头,却并没有多言。
今日白天的战斗已经让他身疲力尽了,就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那末将便告退了,还请殿下好好休息。”
刘谦叹了口气,转身便离开了南宫逸的府邸。
与此同时,时任大同总兵的韩卫忠营帐内,收到了来自京都的两道旨意,一是让他即刻出兵,拱卫京都,二则是即刻出兵,火速增援山海关,以解山海关之危机。
这两道旨意皆来自京都,并且都让他即刻出兵,但目的却并不相同,这让他不禁犯起了难。
就在他陷入两难之际,一道身影走进了营帐内。
“总兵大人,您叫我?”
来人是韩卫忠的副将高启明,跟随韩卫忠已有二十多年,一身修为已达到了二品,是其最为信任的人。
“启明,我这里收到了两份来自朝廷的旨意,你来看看吧。”
韩卫忠指了指桌子上的两道圣旨,让高启明上前查看。
待高启明将两道旨意看完后,韩卫忠便迫不及待地询问道:“你有何看法?”
高启明思索了会儿后,道:“依末将来看,这第一份应当是内阁那些人草拟的,并非陛下本意。这第二份显然是未经过内阁,而是直接发出的,这应当才是陛下想要我们做的。”
韩卫忠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道:“不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这两份旨意并不相同,你说我们该遵从哪道旨意为好?”
韩卫忠抬头看向高启明,眼中带着几分询问之意。
“总兵已经有了答案,又何必问末将呢?”
高启明跟着韩卫忠几十年,又如何不知道对方的性格呢?
“哈哈。”
闻言,韩卫忠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愧是启明,果真只有你了解我。”
“不错,我准备遵从第二道旨意,率领全军前往山海关,援助三殿下。”
高启明一副果然如此地模样,随后皱起眉头道:“此次蛮族大军倾尽三十万精锐,山海关仅有三万兵马,再加上我们的三万兵马,似乎并不足以应对啊?”
韩卫忠点了点头,道:“陛下的第二道旨意,是准备让八大总兵同时支援山海关,但我料想大多数人恐怕会尊崇第一道旨意吧。”
“八大总兵的全部人马合起来大概是二十五万,再加上山海关内的三万,一共是二十八万,足以对抗蛮族大军了。”
“可若是其中有人遵从第一道旨意,那兵力就略显不足了。”
高启明皱眉开口道。
“无妨,此事想必陛下早就有所预料,否则也就不会下达这个旨意了。”
对此,韩卫忠却并不在意。
“那总兵大人打算何时出发?”
“我打算先带领一万骑兵火速前往山海关,剩余的两万则由你带领随后赶来。”
“山海关距离这里,大概有十天的路程,以骑兵的速度,约莫五天便能到达。”
韩卫忠思考了数秒后,开口道。
“如此也好,但蛮族大军毕竟有三十万,三殿下又能否撑到那个时候呢?”
对此,不仅仅是高启明,就连韩卫忠也没有答案。
“不管三殿下能否撑到那个时候,我也必须去。”
“你即刻召集一万骑兵,今夜就出发!”
韩卫忠狠狠吸了口气,便做出了决断。
“好,我现在就去安排。”
说着,高启明转身离开了营帐。
没过多久,韩卫忠便带着一万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