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毕竟用兵可是要花钱的,但这个想法的立意是否真的就那么正。
谁也说不好。
亦或者是能说好,但是却没人愿意说而已。
后来随着董卓完蛋之后,他们各个将军独霸一方到时候,也是不把朝廷当回事,非但没有人个朝廷送钱。
甚至还要向朝廷
伸手要钱,当时掌握政务的皇甫嵩也好,还是其他人也罢,都快恨死他们这些在外的将军了。
就连曹操当时也是要过几次的,不管朝廷上给不给,反正不耽误他们要。
主打的就是一个脸皮厚,一百次又一次成功的就算赚到了。
因为他们要钱的时候,只要给朝廷写一封书信就行,余下的再没有其他成本,如果非要计较以下的话,顶多就是个印泥的钱。
然而!
这一切其实早就是各方之间不成文的规定了,他们在地方上各自为政,而朝廷上也占据着王畿之地,以及一些外藩使臣的进贡,再加上有些时候各个将军为了展现自己的忠诚,所送上来的钱。
这些凑在一起也不是小数目,反正大家都是要钱没有,要命也不给。
要不是的董卓掌权的时候,盗了那么多的古墓,给朝廷的家底打的够厚的话,估计朝廷早就完犊子了。
而且即便是有一些家底的话,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后来所以会有变化,还是因为曹熙。
是他得到了皇帝,奉天子而令不臣后,增强了曹家的力量,也把朝廷两个字背负在自己身上。这才是的天下诸侯畏其兵锋,不得不纳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