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那都是不对的。她的同龄人,没有六年级就会做饭的,没有寒假暑假要包揽所有家务。
等到高中的时候,楚意的学习已经不是很好,之前课业简单,她靠着小聪明也能名列前茅。
但考到了重点高中,她有一种疲惫的感觉。
真的好卷,她要天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才下晚自习,晚上睁着眼睛睡不着,白天子啊课上又忍不住打瞌睡。
她之前也一直觉得自己脑筋还不错,但这里她懂了什么是差距。
人家从小时候的双语幼儿园卷到现在的,她怎么跟人家比呢?
一下子从众星捧月变成泯然众人,楚意倒是也没觉得什么。青春期的敏感,她太想把自己藏起来了,不上不下的成绩也挺好的。
开家长会的时候,父母却比她更在意。妈妈一脸不愿:“你现在这个成绩,我真不想去。”
她后来才想明白,做人自私一点才最好,如果你能吃苦,就会一直吃苦。
就像她,从来没嫌弃家里的旧衣服,也没和同学攀比过吃穿。妈妈却还是一边把自己当个向亲朋好友炫耀的工具人,一边又在不能炫耀的时候贬低她。
幸福和不幸都是越想越多的。
比如只有考试的时候才会提醒她要吃早饭,比如在生日那一天反反复复说生她的时候有多不容易,又比如每次学校要交费用开口要钱的羞窘。
楚意现在都真的想质问他们,家里真的就困难到了那个地步吗?答案不是,不说大富大贵,但最起码是个普通人家。普通的像是身边的同学,能穿得起新衣服,能有零用钱。
可她一个书包要背三四年,背到烂。
父母常常把学习成绩跟好的比,生活条件又不比较了,每次一吵架,嘴里就振振有词,是少你吃的了,还是少你穿的了?
小时候的楚意还哑口无言,吃的是自己做的,穿的是别人家的旧衣服。如果真的穷到了这个地步,又为什么要生小孩呢?又为什么在大学毕业就开始催婚?是迫不及待的开始下一个悲剧吗?
为什么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吝啬到这个地步呢?楚意小时候曾经以为,父母是偏心弟弟,是重男轻女。毕竟小时候吵架,无论对错如何,总是训斥她,说她年纪大了还不知道要让着弟弟。最起码可以接送弟弟放学,也知道明天要做早饭。
后来楚意想明白了,重男轻女也是有的,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每次吵架都责怪她,只是因为她年龄大,被骂了也只会默默地生气。想快速的平息哭闹,让耳朵安静下来。
做早饭接送这些父母应该做的,是因为弟弟会开口提要求,而她早已经在一声声“爸爸妈妈不容易”中忘记了怎么开口。
所以楚意上了大学后,再回到家和弟弟的地位简直掉了个个,可是她这时候已经不在乎了。
楚意不知道从那儿看过一个观点,子女长大后对待父母的态度就是小时候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她觉得这话说得很对,她现在就是漠视家里的一切,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懒得管,父母反而经常小心翼翼地问她,是不是恨他们。
当然不恨,所以连消息都不想回。
和领导一个性质,仿佛是在应付。
她可能真的差一点运气,就连命格,还是什么金玉良缘。这种所谓的好命格她根本不想要。男人是靠不住的,和男人组成的家更是靠不住的。
如果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另一个人,她应该知道是谁。
高一的时候,楚意有个男同桌牧朝,现在已经混成了真正的青年才俊,在S市很有名。
比起他的创业事迹,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婚姻,从校服到婚纱。他太太是个富家女,当初牧朝只是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女方家里自然不会同意他们俩在一起。这是言情剧的通用道路,艺术来源于生活。
牧太太一腔孤勇,大学时候就和牧朝一起创业,两个人居然真的开了一个小公司,又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做了一款小火一把的游戏。
女方家里这才松口,毕竟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牧朝也确实有真才实学,岳父也爽快的拨了资金,牧朝才短短几年就到了今天的地位。
在爱情童话的背后,至今还有不少人嘲讽牧朝是靠女人上位的。但更多的人都在赞叹他们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在金童玉女刚谈恋爱的时候,楚意正好因为老师换座位成了牧朝的同桌。现在在电视上经常出现端庄得体的牧太太那时候还是张扬肆意的大小姐,她叫燕夏。
当时燕夏那个圈子在重点中学也是很出名的一波人,有钱人在哪里都是受到追捧的。
大小姐正在热恋期,看到男朋友新换了个女同桌是不乐意极了,没少耳提面命牧朝记住自己是个女朋友的人。
楚意对她印象其实不是很好,她喜欢牧朝把牧朝当个宝,但自己又不是。
燕夏曾经在食堂和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