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闭门写了好几天文章之后,饶是俞珩这样耐得住寂寞的性子也有些忍受不住。
哪怕有眼前的素材在支撑,可想要完整而有效的串联一个故事的难度还是没有那么轻松,废掉的稿子扔了一地,下巴上也长出了青色的胡茬。
他明白这样下去只会让效率越来越低,干脆打理了一下自己,出门放松心情。
一边走,他一边留意着路边有没有何新城说过的那种书摊,虽然张悦璃说会给自己一家书店,但他并不打算把书店和印刷厂联系在一起,目标太大了,违背了他的初衷,这样的话,他的书可能最终还是会流入这种小型书摊。
不过可惜,走了一圈都没有看到一个。
俞珩想了想,明白自己应该是找错地方了,于是叫了辆黄包车,往旧货市场那边去。
到了一条繁华拥挤的街巷,这就是旧货市场了,下车一看,道路两旁全是各种地摊,古书,古玩,各种小物件儿,这儿都有,不过毕竟不是潘家园,这里的古玩占比不是那么多。
俞珩专挑书摊逛,不是别的,就是想看看他们都卖些什么,一般是什么人来买,很快他就有点失望。
大部分书摊上的书依然还是以话本故事为主,不过并不像是“鸳蝴派”的作品,反而多有一些隐晦的暗示语在里头,许是见俞珩看的太认真,还有一位老板偷偷扯住他:
“小兄弟,这些都看不上?我这里有更刺激的,五角一本亏本卖给你怎么样?”说着露出怀里的画册。
俞珩是多么正直的人啊!当即严词拒绝,老板也不多劝他,撇了撇嘴走了。
其实内心还是有一点点的遗憾的.......主要是因为好奇,嗯,对。
把奇怪的想法甩出去,俞珩继续观察,他发现这边的书普遍卖得都很便宜,一角两角的,同书店那些均价一元的比起来确实是价廉,不过相应的,这里的书普遍体积更小,厚度更薄,像是正装书的缩小版。
这样小小的一本放在书架上并不和谐,但却可以很方便的放在口袋里,俞珩思索着,也许这是一个方向。
逛着逛着,突然他眼睛瞟到了一叠熟悉却又陌生的报纸,上头正用加粗的字醒目的标着:“拍卖会开始!林濛争夺秘宝。”正是《新民周报》上一期的内容。
“客人看看啊,《成仙记》第一章到最新一章,每一期都有啊,一套全买有优惠啊,看好了过来问我价格。”摊主是一个肤色有点黝黑的男子,见俞珩看的仔细,招呼道。
“老板,我要第二期,多少钱。”俞珩往下翻了翻,居然真是每一期都有,还不止一张,这算什么,民国黄牛吗?他试探着问了一下价钱。
老板道:“越往前越贵啊,第二期五角卖给你了。”
“五角!”俞珩惊呼出声,刚才那劳什子画册都只卖我五角呢,你这心也太黑了吧。
“这么贵,我干嘛不直接去报社买?”俞珩皱着眉,问道。
老板看了他一眼,道:“你要是能买到,那是你的本事,反正东西我这是有的。”
为什么?过期的报纸难道买不到吗?不应该啊,俞珩记得之前就买过好多旧报纸,难不成是卖完了?也不像,章新风之前跟他提过报纸卖得太好了只好加印,还给他送了红包。
俞珩决定去《新民周报》问问,倒不是说他非有那种打击黄牛的心思,黄牛这东西只要有需求你是禁止不了的,不然的话古往今来那那么多的二道贩子。
只不过他觉得也许《新民周报》内部可能有什么问题。
想到这,俞珩也不再这摊子上浪费时间了,转身要走,眼角又瞟到了“奇怪的的东西”。
还是《成仙记》,只不过是一整本。
之前俞珩在别的摊上也见过整本的《成仙记》,不过几乎都粗制滥造,让人没有翻下去的欲望。
俞珩翻着这本书,和他在旧书摊上见过的大多数书一样,小小一本,订装并不算很精致,但干净整齐,排版也很舒服,页码很清晰,封皮也做的不错,他甚至怀疑就算是何新城公司的普通版,也不过就是这个样子放大了一点而已。
“这本五角。”老板淡淡的声音将他拉进现实。
俞珩没有说话,他把书放下,这才仔细看了看书摊上的书。
和其他的书摊不一样,这个摊子上几乎没有那些不可描述的书籍,选的书也很巧妙,兼具文学性和普适性。
话本故事居多,也有经典戏剧,卖书者很懂得市场,几乎都是在市民当中有些名气的书。
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书封面的制作和内容的排版都用了心思,小小一本,显得精巧可爱。
要做到这样其实并不容易,不是说简单一弄就有这样的效果,简洁有时候比华丽要更高级更困难。
老板的摊子似乎在这一带颇有名气,在俞珩一本一本翻看的白嫖过程中,陆陆续续有好几个人上前搭话,话里话外脱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