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反向联盟”,其核心当然是曹操、袁绍这对盟友,此外还有孙策,以及残存的袁术。
令他们担忧的不是向问天当前的实力,而是他成长的速度。
若单论人口、兵力、领土大小,当初的徐州牧陶谦,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都算是实力雄厚的一方诸侯。
但曹操、袁绍等人只当他们是一块肥肉,没有半点忌惮。
早在陶谦时代,曹操便与袁绍联手攻打徐州。
那时向问天过于弱小,根本入不了曹操袁绍的眼。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当初的一个小虾米,会成长为裂土封疆的巨鳄。
而且,是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样的嬗变。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向问天不过是一介平民!
曹操、袁绍、袁术哪个不是名门之后?
就连孙策,也是世家出身。
向问天当初自称是朝歌向氏,曹操已经派人到河内郡查过了,纯属捏造。
朝歌向氏根本没有向问天这个人,也没有与他相仿的子弟。
这样一个连身份都要伪造的平民,却身居高位。
是可忍,孰不可忍?
袁术虽然长期与袁绍作对,但怎么说都是一家人。
纪灵占了任城国之后,袁术一面派使者向曹操说明情况,一面修书给袁绍,请求他从中斡旋。
有向问天这个共同的敌人在,曹操最终同意了结盟,也答应将任城国暂时借给袁术。
早就向曹操示好的孙策,也被拉进了这个“反向联盟”。
很不幸,孙策是盟友中唯一要与向问天正面交战的。
曹操不过是以天子之名下了一道旨意,申斥向问天夺人州郡,便再无实际行动。
更何况,这种申斥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
向问天是朝廷承认的扬州牧、安东将军。
九江郡本就是扬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袁术称之为淮南郡,依旧改变不了这一事实。
向问天抓住这一点,让诸葛亮做了一篇锦绣文章送到朝廷,专门驳斥这种错误论断。
当然,按照惯例要明确说明天子是被人蒙蔽的,错的是某些把持朝政的权臣。
眼见向问天连朝廷旨意都如此针锋相对,孙策总觉得心神不宁。
多少有些后悔把袁术从沛县挤走了。
如果有袁术在,纪灵的几万兵马怎么说也能帮他抵挡一阵子。
至少能为他争取到反应时间,做一些紧急预案。
可是现在,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公瑾,如今事态紧急,沛县由你全权负责,仲谋坐镇彭城,我亲自去广陵。”
孙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上次奇袭金陵失败,主要是不巧遇上了向问天本人还有那个古怪的石阵。
现在向问天与扬州军的主力都聚集在寿春一带,金陵的空虚看上去依旧没有改变。
或许,还有机会。
如今既已与曹操、袁绍结盟,琅琊国与东海郡的兵力可以抽调出大半。
除去留守沛县的周瑜所部,能够调动的兵力比上次只多不少。
只要计划得当,应该不成问题。
……
回到广陵后,孙策立即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他一边频繁地调动兵马,一边派出大量斥候化妆成普通百姓潜入江东打探情报,同时与某些江东世家取得联系。
十一月中,一切准备就绪。
对面的情况也摸得一清二楚,金陵还是由陈群主持大局,另外张燕与陈宫负责军事。
采石矶渡口的守军也恢复了原样,此前临时招募的世家私兵也已经解散。
这其中就有与孙策交好的世家,连渡口大营的详细部署都搞到手了。
“子敬,城中兵马粮草可都准备充足了?”
孙策自觉胜券在握,最后一次向鲁肃确认战前的准备工作。
“主公,一切就绪,江东世家的内应也没有问题。”
鲁肃一向以谨慎著称,有他办这些事情孙策最是放心。
“好,既如此,三日后大军出发,直取金陵。”
然而,天公不作美。
出发前夜,突降大雪。
仅一个时辰,天地之间便白茫茫一片。
一直到天亮,依旧雪花飘飘,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
孙策无奈,只能仰天长叹:“苍天无眼啊!”
郁郁于心的他无法排解心中烦闷,决定策马出城查看道路。
这雪来得突然,鲁肃、程普等人忙着安抚城中军民,检查各处受损情况。
根本没注意孙策只带了几名亲兵就出城了。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