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袋也是潮流(1 / 4)

应微言出现在教室门口,已经是上课后十五分钟后的事情。

姜谢辞站在讲台上拿着点名册。

教室里有些过分安静,上课如上坟一般安静。

应微言站在门口,大家便像是向着太阳的向日葵,向着僵尸的豌豆炮,齐齐把头扭了过来。

作为最近的网络红人,应微言在南影也有点知名度。

同班上课的同学甚至拉着她拍微作业,应微言也收获了一些新朋友。

现在大家都以一种同情的眼神看着应微言。

应微言还没反应过来眼神中的种种深意,讲台上的姜谢辞开口:“你是今天迟到的第19个。请现在杜撰一个限制在五句话之内的迟到理由。”

大家的眼神更同情了,前面的同学都是不限字数发挥。

越到后面限制越多,应微言是最后一个接锅的倒霉蛋。

姜谢辞把点名册放下,双手撑在讲台上:“编出来的理由不能失去戏剧性,也要落地现实。”

“前十八个理由里。比较典型的反面案例是扶走路很慢的奶奶过马路和夜晚拯救世界的英雄刚完成他短暂的睡眠。”

今天这节课谁都没想到一直在外的姜谢辞会回来,不少人都是按照往常的节奏上课。

这两个月的代课老师本人非常和蔼,大家的上课习惯也就比较差。

姜谢辞让人把教室后门关上的时候,大家都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甚至还有些兴奋,这可是姜谢辞。

有些第一次见到姜谢辞真人的问能不能要签名,不过都被姜谢辞以上课和私事分开的态度拒绝了。

真正上课之后才是地狱。

大家安静如鸡地看着笑着的姜谢辞对进来的同学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打击。

坐在第一排的梓宁十分担心,因为这是应微言第一次上姜谢辞的课,还迟到了。

她已经拿出纸巾准备随时给应微言擦眼泪。

姜谢辞还在等应微言的答案,似乎也不着急。

应微言却一动不动,等不知道是谁的笔掉在地上发出啪嗒一声,应微言才回过神。

“在流动早餐车上吃饭的时候,坐在车上的我被躲城管的餐车老板捎走了。”应微言简单描述了一下自己的经历。

大家数了数,两句话。

超标完成要求。

细品一下,这两句话也很符合姜谢辞的要求。

不仅贴近现实,也确实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感。

不愧是短短几天就走红网络的人,连脑子都这么好用。

应微言说完又补充:“这是真实经历,不是编的。”

姜谢辞笑了笑:“好,回座位。”

姜谢辞这一笑,其他人明显感觉到不一样。

具体表现是班里刚才犹如凝滞的气氛,一下子松开了。

呼吸顺畅了,腰不酸了,腿不疼了。

“好,人到齐了。现在上课。有些同学是我今天第一次见面,介绍一下,我是姜谢辞。”

姜谢辞拿了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粉笔字铁画银钩,独具风骨。

梓宁偷偷拿手机拍了一张,发到三人群里。

【三人行,必有依然抗骂】

小锡兵:好字,听说之前剧组有些道具上的字都是老板自己写的。

吃柠檬:刚才应微言经历生死一线。

小锡兵:迟到了,我以为是必死。

吃柠檬: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jpg

梓宁收起手机,看了眼旁边认真听课的应微言。

嗯,这么乖,谁看着都喜欢。

“之前一直有些工作没处理完,所以一直没机会来给大家上课。从今天开始到学期末,这节课就一直是我带了。”

姜谢辞把粉笔捏在指尖:“你们的作业和课程论文也会交到我这边来,之前的日常考勤我管不到,但是以后,我希望你们能准时来上课。”

这学期的第一堂课,姜谢辞成功让大家意识到,有些人,确实是天生的老师。

姜谢辞的课程下了,让有问题的随时提问。

“我的邮箱在这里。”姜谢辞展示了一下PPT,“课后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发邮件问我,一般都会回复。”

第一次上姜谢辞的课,应微言发觉姜谢辞的上课风格和她想象中差不多。

他没什么架子,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冗杂的理论知识也变得容易理解,各种举例典故更是信手拈来。

当演员和当老师分明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姜谢辞却都能做到很好。

梓宁把笔放好,往后一靠:“这一把,咱们老板又靠实力说服人。谁说戏演得好不一定会上课的。”

“还有人这样说?”应微言不大了解。

梓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