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年关将近,近日宫中开始张灯结彩,掖廷也做了迎新人的准备。
今天是所有预定嫔妃和彩女进宫见礼的日子,今天正式到掖廷觐见皇上,由皇上一一过目,再拟定位分。
我因为未及笄,又常进宫伴太后读书,太后也命我在旁边观礼。
一眼就看到人群中的阴明玉,一袭绯红拖地长裙,娇小玲珑,气质出众,难怪皇上喜欢,确实长得甚是好看。
簇拥在她旁边的是洛阳郡令的女儿李丽娇,也是花容月貌,衣着出众,她们也远远望到我,阴明玉眼睛有一刹那的惊讶闪过:“三小姨越来越让人惊艳,两年没见我差一点认不出你来,都高成这样了,我听说二小姨因为咳疾不能侍驾,改成三小姨了,那往后我们就是亲上加亲了。”
我颔首,估计没人知道我的心思,她的志在必得落在我的无所谓上,便显得无趣。阴明玉见我没多少兴趣聊天便带着李丽娇跟别人聊天去了。
我今天穿了第一次单独进穿的那套天青色长郡,头上随意斜插一根翠玉豌豆緾花簪子,只在髻上缀了朵蜻蜓绢花,倒也与裙子相遇成趣,但落在这群大小姐眼中却可能会被解读成寒酸,我也不在意,更不想跟她们抢皇上的恩宠。
无求者无畏,所以当太后和皇上驾到,她们在圣驾面前争奇斗艳的时候,我只静静立在一旁。倒是太后招手呼我过去,我才慢慢走到太后身旁,瞥见皇上看我的眼神闪过一丝慢喜,他转头看向我:“邓三小姐今天倒是脱俗,与男装相比,更好看了。”
当然了,万红丛中一点绿,我也不知为什么她们穿了一色纷纷扬扬的红,倒显得我出格。
他话音刚落,我就收到众多羡慕妒忌的眼光。我忙躬身谢过:“皇上谬赞。”
熙熙攘攘一天过去,我急急走向宫门外等着的马车,远远地看到阴家的马车也停在旁边,马车边还站在我大堂姐陪嫁的贴身丫环,今天是陪着阴明玉进宫的,见到我眼光在我身上细细溜了一遍,也跟我行了礼。
“三姑娘越发出落得明艳动人了,让人移不开眼呢,老奴见过三姑娘,三姑娘如意吉祥。”
“林妈不用多礼,倒是林妈越发富态了。”我也顺道夸奖一番。
“蒙小姐一家照顾,我一家大小都有了着落,才身宽体胖了。”
林妈正在感念我大堂姐对她的照顾,阴明玉已到了马车前了,见到我福了福,脸上绽开明媚的笑容:“今天为三小姨开心,太后这么照顾三小姨,看得出皇上也关注三小姨,以后姨甥女还望得到三小姨照拂。”
“明玉且不必妄自菲薄,以你的才华姿色,皇上定是青眼相看,我们既然以后都同在宫中,定然是要互相照顾,我虽是长你一辈,却比小尚小两岁,且我未及笄,也不会那么快有位份,等皇上下了你位份,我都要先尊称你,所以也不用再叫我小姨了。称我名字便是。”可能觉得合理,明玉也点头称是,便各自上了马车回府。
过几日皇上就会下旨颁发各采女的位份,我未及笄,位份就暂不定,也不必长住掖廷,按太后旨意,白天可先到掖廷见习,晚上回府居住,已经有了位份那些妃嫔贵人就不得再出掖廷,学习完宫廷礼仪就准备随时侍寝。
书信倒是来得挺快,我刚刚到俯就看到送信的驿兵刚刚从小门出去,入内就看到娘亲正在读哥哥的来信,哥哥说近日他留守本营,将军和仲肖带着一队人马到北匈奴王廷外去探路,因为偶尔有外族探子前来我军在北匈奴王廷驻兵大营窥探。
窦将军估摸是否之前逃脱的单于已经找到新的驻扎地,准备去摸清底细,再作定夺。
信中也不好说太多军事,只提到二妹妹如果身体不便,那也只能作罢,若是三妹妹进宫,反而比二妹妹合适,三妹妹虽小时顽皮,实则进退有度,况且现在长大了心性也稳,只希望三妹妹多些日子能在家中承欢膝下,一旦进宫就相见难了。
只是爹爹的回信还没收到,按理说应该爹爹的信先到才对,可能爹爹又忙于修墙筑坝,安抚百姓。
这样看来仲肖并未收到消息了,也罢,看到了反而难受,等我入了宫,就没有念想了。
今冬的洛阳雪特别多,古城的青砖绿瓦红墙披满了积雪,银装素裹中显出星星点点的绿瓦红墙,自成一番景致。
这么冷的天,不知爹爹那里是不是雪下得更厉害,自从前年征讨迷唐残部回来后得了咳疾,也并未断根,时不时复发,遇到寒冷天气更容易加重症状。
离大选那天已经过了半旬,皇上也都陆续颁了入选采女的位份。阴家大宅最早收到诏书:阴家明玉,端庄聪慧,善书艺,出于世家,选入掖庭为贵人。赐贵人金印紫绶,奉粟九十斛。贵人是这批入选妃嫔中最高的位份了,阴家人自是喜不胜收。
接下来便是洛阳郡令的女儿李丽娇封美人、其它的就是宫人,采女,采女并无爵秩,只逢年过节赏赐粟黍珠宝。
我还是以陪读的身份自由出入皇宫,只是现在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