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自开战之前朱瞻壑就说了此事,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什么消息,让朱棣不免有些好奇,他现在是个什么进度了。
当初在存心殿中,朱瞻壑那把木头鸟铳模型的手感,朱棣现在还没忘。
“爹,这个我也知道。”
同他留在城墙上的朱高燧笑呵呵地道:“壑哥儿前阵子还问我要西域的匠人来着。”
“听说他一直都忙着整这事,可重视了。”
朱棣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火铳自宋时起,一代代人精工细作、数百年方才有如今这般情况,想再改良岂是那么简单的事?”
“莫说一个月,就算数月、数年,能改良出来都算是莫大的好事。”
朱棣摇摇头:“但是壑哥儿在此事上太钻牛角尖,也不是好事。”
他说完又拿起望远镜,观察起远处的战况。
朱高燧也闭上嘴,跟着望去。
战场上已经乱做一团,落入埋伏的潘忠、杨松部彻底慌了。
四面八方涌来的燕军、隆隆的炮声、铳声,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让主将的命令都传不下去。
火光、硝烟与尘土交织,将南军的阵型分隔开。
南军素质本就不如燕军,此刻没了将校们的统领,纷纷奔逃起来。
“撤!撤回鄚州!”
莫说普通兵卒,就连潘忠、杨松这两人见了这么多燕军都亡魂大冒。
二人领着亲卫,带领还能指挥动的部属冲击燕军的包围圈,向着来时路杀去。
“还有伏兵!桥上还有伏兵!”
前军传来惊恐的叫声。
其实不用他们说,潘忠和杨松自己也看到了。
现在战场上乱成这个样子,哪还顾得上分什么前军后军,所有人都是聚成乱哄哄的一团往外冲。
二人领着亲卫,就冲在前往。
当看清桥上湿漉漉的千余兵马时,二人的心都凉了一半。
“杀过去!”
杨松一咬牙,怒吼道:“不过这么点人,安敢阻我?”
此刻不光是他们在往南突围,就连那些没了指挥的南军也在一股脑地往南逃。
不少人早已吓得六神无主,见了桥上的燕军也不敢往上冲,而是一头跳进河里,奋力向对岸游。
但也有更多南军红着眼杀了过去。
如今月漾桥就是他们逃生的希望,桥上的伏兵阻断了他们的生路,自然要以死相搏。
“杀!”
谭渊部就如风浪中的小船,在一波波南军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双方数量差距有十几倍之多,之所以第一时间没被冲垮,是因为谭渊够聪明,将防线放在了桥面上,而不是桥前的空地上。
如此一来,就算南军人数再多,能同时进攻他们的人也被狭窄的桥面限制住了。
谭渊的大部队则排在桥后,及时替换前方阵线上受伤的士卒,他们虽承受着南军狂风暴雨般的攻势,形势看似飘摇,但始终屹立不倒,就是因为谭渊合理的安排。
但安排再怎么巧妙,人数上的劣势也是真实存在的。
随着守桥燕军一个接一个的负伤,谭渊等人的防线也在渐渐后移。
“都跟老子往前顶!”
谭渊手持长刀,怒目连砍,浑身浴血顶在最前方。
在桥上接战他们还能守住,若是被顶下了桥,他们这一千来号人恐怕将瞬间被淹没在南军的冲击中,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前线的燕军将士也知道其中关窍,甚至就连谭渊的儿子谭忠都在前方与敌人搏杀。
但他们的阵线还是止不住地往后退。
因为前边的南军们已经不是自己杀伤来了,他们几乎是被后方逃命的友军挤上来的,自己撞在燕军的刀锋上。
燕军并非是被杀退的,而是被“挤”退的,到了最后都快由拼杀变成角力了。
关键时刻,朱棣先前派出的援兵终于从两侧重重南军中杀了过来,分担住了他们的压力,让谭渊部大大松了口气。
“杀!”
燕军精骑也从南军后方掩杀过来,不断分割南军的阵型。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随着燕骑的高喝,不少逃生无望的南军大松了口气,纷纷将手中的兵器扔到地上。
“潘都督!还要顽抗吗?”
潘忠与杨松的队伍早就在乱军中被冲散,如今的他已经落入了一群燕军的包围中。
潘忠背上还挂着一道流着血的创口,脸上还有血水和黄土混成的泥斑,神色疲惫又彷徨。
他望着将此地围的密不透风的燕军,看着他们犹带血迹的森寒兵锋,又望向跟了自己多年,此刻满身伤痕依然持刀警戒的亲卫……
潘忠长长叹了口气,放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