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很自然,肯定显得自己很刻意。
周念要纠结死了。
这股纠结只持续到午觉前。
“你准备好下午讲什么了吗?”一会儿就要对接了,杨依到这时候才想起来问要沟通些什么。
周念又气又好笑:“你不觉得这时候有点晚了吗?”
“嘿嘿这不是想着你一向考虑周到嘛。”杨依插科打诨试图蒙混过关,“讲讲嘛,要不预演一下,我怕我想七想八的睡不着。”
周念暂停下收拾行李箱的动作,躺到靠窗那侧的床上,打算讲完直接睡一会儿。
杨依听着都听困了,“我感觉挺好的,就是最后还得商量好用他们的车送我们。”
周念看她这架势,自己也困了,准备好午睡。
醒来后,萦绕在周念心头的只有一会儿会谈的紧张情绪。
这是她第一次在导师不在的情况下单独处理这种情况,没有人给自己托底。
不仅是要完整阐述调研方案、需求的问题,还要处理好和对方的关系,才能在一个月的调研时间里尽量方便。
进屋前,周念得到小组的鼓励。
她面上淡定,几句话总结完今天要沟通的事情,让大家放心。
转身进屋,周念自动开启正经模式。
周念被导师看中的,就是这股能在任何场合撑起气场的能力和专业性,也因此频频作为发言代表。
一向如此,没有人能看出她的慌乱。
这次也一样。
周念的准备确实足够充分,其他人只需要在旁边坐着,在必要的时候递上她需要的材料。
虽然之前有过对接,但是以防万一,周念还是要更细致的讲解项目基本情况和一些必要信息。
目的是什么,要收集哪几类的数据,需要现场如何配合。还要对数据保密措施达成共识,补充上必要的材料。
要定下这一个月调研方案的实施过程,尤其是细化明天的行程。
接下来是为了支撑调研进行的其他安排,出行、人员安排、饮食、劳务,这些已经事先考虑周全,定下几个方案,只等现场对接时确定最终选择。
杨依和周念两人已经是老搭档了,相互配合足够熟练。历泉来自其他合作进行课题的老师团队,但三人都很熟悉项目要求,周念没有提到的事情,或者作为负责人不方便讲的话,他们会自觉补充上。
明确双方都已经知道互相的诉求,解决了存疑的地方。定下第二天八点来单位集合,坐车前往被调研村落。
已经是六点,几人同对接的老师告别,走上回去的路。
周念终于迎来这一天第一次心情的放松,伸个懒腰,“终于结束了!”
杨依已经要缠到她身上,“不管看多少次,都觉得你认真的样子太有气场了,跟平时完全不一样,太专业了。”
李宇然有些沮丧,“姚老师说让我提前进组,跟师兄师姐们学习,可是我觉得我明年这时候达不到这种要求啊。”
结果同时得到三人注视,历泉沉重着拍拍他的肩头,“不要妄自菲薄师弟,大家都是练出来的。”
李宇然转向一旁的孟承意,“孟哥你觉得呢?我对这次调研已经有点慌了。”
孟承意和李宇然一排走在最后,看向前面欢欣跳跃的杨依和被揽着的女生,认真说:“别担心,我也是第一次参加。”
李宇然收到偶像的力量被鼓舞到了。
“哇你们看,那边太好看了吧。”杨依一声惊呼,吸引众人注意力。
此时正是黄昏。
万两金鳞洒落辽阔天际,此刻晚风也沦陷,终于舍得动身来送走仿佛停滞此处的酷暑,抑制了一整天的闷热都消失在这稍纵即逝的温柔中。
周念拿出手机,“先别走等等我,我拍一张。”
几人在路边停下,纷纷拿出手机。
孟承意还在最后,正要按下拍摄键,屏幕中闯入一个正调整位置的不速之客。
橙黄色暖光下,女生的发丝都在发亮。
清风吹起眼前人的头发,挥舞间扰乱一方。
孟承意将手机抬高,重新找准想要的角度拍下。
照片里干干净净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