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2)

也不知道为什么,北韩的军队这段时间格外安分,不仅不骚扰城池和百姓,所有人马更是全部都往后撤退了十里地。

守在青石城的南燕将领姓赵,叫做赵元靖,是个有勇有谋的。他让斥候一个时辰汇报一次北韩的动静,仔细观察分析,眯着眼睛深觉不对劲。嘱咐身边的人,“吩咐些人去后头看着。”

亲兵领命正准备去点人,就听到赵将军又说:“悄悄地去。”

前面的气氛凝重,但百姓们不知道内情,他们只知道一直不断进犯的北韩终于停了下来,这就让他们有了喘息的机会,一边把因战火毁坏坍塌的房屋、田地重新规整出来,一边呼朋唤友地开始准备庆祝。

青石城是南燕和北韩交接的一个城池,这里有湖泊盛产鱼虾、还孕育着肥美的稻田,但也有平原能种植小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燕、韩两朝建立时,打了许多年的仗,但还是南燕略胜一筹将青石城划入了自己的版图。一晃就是近百年。

如果不是北韩突然对青石城发动战争,青石城的百姓早就忘记了那些战火纷飞的苦难。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丝的清静,百姓们自是兴高采烈的欢歌跳舞。

孟见春虽然摸不透小李子所中之毒,但后脑上那些疑点始终是记在了她的心里。除了日常去巡诊伤患士兵和百姓之外,孟念春便是去观察小李子的身体和反应,再然后根据他的反应制定一套专属的治疗方法。

许正清看着孟念春那如痴如醉的模样,突然明白他父亲为什么要自己来军营见识了。原来比自己天赋高还比自己努力的人真的大把存在啊。

孟见春特意为小李子开了一个诊簿,上面密密麻麻的记载了她最近观察的所获所得。许正清忍不住翻了两页,正想感慨两句,就见原本在仔细整理药方的孟见春猛地冲了过来夺走了药簿。

屋内突然安静了下来,许正清似乎被孟见春吓到,张了张嘴却是一声响都没发出来。也知道是自己太过于敏感了,孟见春轻咳了两声,“抱歉,是我的问题。”

许正清也连连摆手,“不不不,是我唐突了。”

每一位医者对自己的诊脉记录、药方还有行针施药等等都看得十分重要,不会轻易给同行看到。尤其是那些杏林世家更是注重传承,所深入研究的方向是绝不会告诉除自己的亲眷和弟子之外的人。医者和医者之间有壁的存在。

但在青石城这段时间,王大夫也好,孟大夫也罢,又或者是其他的医官吏目从不忌讳这些,他们甚至还愿意主动教导后来的人,只愿他们能够多学一些,能够更好的帮助到将士们和百姓。

而且哪个大夫不对棘手的病历感兴趣呢?因此许正清也没多想,按着习惯顺手就想看看孟见春写的诊簿。在军营的这段时间他差点就忘了曾经的那些规矩。

这个病人是赵将军嘱咐亲兵特意送给孟见春诊治,或许诊簿里记载了他们那一脉不能外传的治疗手法。孟见春这般紧张也是应该的。

许正清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于是再次很认真地对孟见春作揖,“还请孟大夫见谅,小子并非是想偷学家传,往后必定引以为戒。”

孟见春摸了摸鼻子,有些心虚。其实并没有什么家传的治疗方法,不过是她在诊脉的最后便记载了如何开小李子脑袋的方法,并绘了一些开颅工具的图纸。但开颅毕竟是骇人听闻的事情,有些人家连仵作剖尸断案都不能接受,更别说小李子是个活生生的人。

原本是害怕许正清看到她那些大逆不道的想法,结果他心思正派把错都拦在了自己的身上,孟见春也没有更好的说法进行解释,便也就默认了。

“无事,听说今天晚上百姓们在城中央的广场上篝火,咱们快点把药方整理好,一同去玩乐一番权当是放松心情。”

见孟见春是真的没有放在心上,许正清也松了口气。赶紧低头做事,不敢再随意滋生好奇心了。

当然,孟见春和许正清去玩之前,也没忘记去看望一下在隔壁房间躺着不能动弹的小李子。

因为小李子的狂躁症会不定时的发作,大部分的时间伤患营里的医官和仆从们都在忙碌,不能随时照看到他,而孟见春自知自己毕竟是个姑娘家,原本就没有男子的力气足,尤其是发狂的男子,于是她索性找了些柔软的布料搓成绳子,将小李子捆在了床上。

这样,不管他再怎么发狂,也不会因摁不住他而伤到别人或者自己了。

孟见春进来的时候,小李子是醒着的,但他耳朵灵敏,一听便知是孟见春的脚步声,立马就闭上了眼睛装睡。

仔细检查了小李子身上的伤,又试了试绳子足够结实,孟见春放心了,嘱咐道:“你身上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等明天我再来给你换药,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想告诉我毒药的情况,我便能随时给你解毒。好了,我今晚有事不在营地,你自己好好休息吧。”

不管孟见春说什么,小李子都是那副闭着眼睛装死的模样,孟见春这几日也习以为常了,自顾地说完话便离

最新小说: 念念勿忘 心动难眠 奉御女官(清穿) 大明一家人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含黛 娇娘二嫁 谬果[破镜重圆] 他,又出现了[穿书] 娇华(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