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3)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朱元璋立嫡四子燕王朱棣为太子。

朱元璋带领太子和宗氏藩王、勋贵等文武群臣先去祭祀天地。

由太常寺主持的祭祀大典上,朱元璋亲自告祭天地,在文武百官面前宣读了立燕王朱棣为太子的圣旨,朱棣接受群臣跪拜,由此正式成为了明朝的太子。

一整套礼仪流程下来,大家都已经折腾了大半天,接下来就是皇帝在奉天门外赐宴群臣。

黄肥有幸被朱元璋安排参加。

想到能参加大明朝的国宴,黄肥激动不已。虽然已经不对明朝光禄寺的御膳有期待,不过光是想想接下来的音乐和歌舞就让她还是很期待的。。

前世看春晚只能在电视上看,如今在明朝可以参加国宴了,真是只要有金手指在手,什么都会有。

黄肥好奇的打量着现场,朱元璋座在最上方,他的那些妃子侧坐在他旁边,两人共用一个小长案,黄肥被安排在一角,单独占了一个小长桌。

朱元璋前面就是新鲜出炉的太子朱棣,他和太子妃坐一起,太子妃徐氏是中山王徐达的嫡长女,黄肥好奇的打量她。

太子妃徐氏看起来端庄贤淑,英姿飒爽,她是明朝除马皇后外最贤德的皇后,历史上朱棣靖难之时她还分发武器给城中百姓妇孺,号召大家一起守城,是位真正的贤内助,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中豪杰了。

可惜,永乐五年就在后宫中病逝了,从此朱棣再没有立皇后。朱棣为了天子守国门,将她的棺椁整整停灵到了永乐十一年北京明长陵修建完成才下葬。

也是帝后情深了,可能是朱棣害怕子孙不孝,会落得个汉宣帝和许平君不能同葬一处的下场,才执意要将徐皇后停灵长达六年之久吧。

可能是黄肥的目光在太子妃的脸上停留了太久,引起了太子妃徐氏的注意,她细细看了黄肥一眼,向她微微点头。

黄肥连忙回以微笑。之后目光就被殿中的大臣们吸引了过去。

一抬眼,就是满场的衣冠禽兽。明朝的官员可以从他们所着的官服上一眼看出谁是文官,谁是武官,官阶谁大谁小。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对官员们的常服长度做了规定,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去年,朱元璋制定了“补子”制度,凡文武官员,都要在管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块补子,补子上绣飞禽走兽,用以区别。

不得不说黄肥的视力好,再也不是现代的近视眼了。能挨个的辨认出他们身上的禽兽补。

公、侯、驸马、伯用的是神兽麒麟、白泽。

武官绣兽。

一品武官的麒麟补,二品的狮补,三品的豹补。四品的虎补,五品的熊补,六品的彪补,七八品的犀牛补;

文官绣禽。

一品文官的仙鹤补,二品的锦鸡补,三品的孔雀补,四品的雁补,五品的白鹇补,六品的鹭鸶补,七品的鸂鶒补。

朱元璋这一壮举,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到了明中后期,满朝文武加起来可不就全都是禽兽,甚至禽兽不如。

因为公、侯、一品官最靠前,黄肥可以看清他们的长相,二品到四品及翰林院等官靠后,她也就随意瞅瞅,至于五品以下的官员就坐的很靠后了。

文东武西,重行列位赞礼赞拜叩头,拜见皇帝,然后就坐。

接着就是开场音乐。听到礼官报:“炎精开运之曲!”

音乐一起,光禄司(此时还没改叫光禄寺)就要开始上酒菜了。先是官禄司少卿给朱元璋上了酒,太监验毒后,倒酒在爵中奉给朱元璋。

百官身后的各个小太监开始给百官在酒碟子上倒酒。一曲毕,朱元璋端起酒,起身道:“祭水官禹祖”将第一杯酒倒在地上。

黄肥连忙端起眼前的酒盏,跟着其他人一同起身,高呼:“祭水官禹祖。”祭禹祖,应该是大禹治水的大禹了。

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

祭祀天地人三才,就要倒酒三次,这些黄肥懂,在家里逢年过节祭祀祖先也是倒三杯酒。

如此,有模有样的跟着做了三遍动作,在地上倒了三杯酒。

朱元璋端起第四杯酒,道:“与诸公同饮!”

黄肥又跟着大家给朱元璋道贺,端起酒,一口给干了。抿抿嘴巴,是甜酒。也是,若是度数高的白酒,在国宴上喝醉了人,丑态百出可怎么办,纠仪官马上就走到你面前,大庭广众之下丢脸,轻则落个训斥,重则第二天被都察院科道言官参上一本,在皇帝面前留了个坏印象,岂不是得不偿失。

接着就是太子朱棣给朱元璋敬酒,朱元璋喝酒后落座,第二个曲子响起来了,是《皇风之曲》。

后面就是勋贵武官给皇上、太子敬酒,上贺词,接着是文官敬酒上贺词。与武官的笨嘴拙舌比起来,文官的贺词那叫一个花团锦簇,文采飞扬。最后是以宗人令秦王为首的宗氏敬酒、上贺词。

如此反反复复的敬了酒,黄肥

最新小说: 奉御女官(清穿) 含黛 娇娘二嫁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谬果[破镜重圆] 心动难眠 念念勿忘 娇华(双重生) 大明一家人 他,又出现了[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