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吃到肚儿圆(下)(2 / 4)

三四点钟,竟然下起了类似于江南的绵绵细雨。

而率麾下另一主力团771团已经抵达井陉县的程旅长收到消息后,则连夜急电前线,身为晋东反击军总指挥的刘师长这边无法抽调人手,却电令已经在娘子关后翼进入休整的

两个步兵师全部轻装急行军,所有辎重全部留在休整地。

对于石门战场上正在加紧运输的晋东各军来说,则彻底成了一场搬运物资的狂欢。

据说,当天负责物资发放的庄师散中校都快哭了,那有一顿早饭就用去5万斤精米和3000斤白的?就是四行团,也从未如此奢侈过。

一夜的时间,足足装了3列火车,几乎包容了所有缴获的轻重武器、弹药以及机床,却依旧还遗留了数千吨的材料丢在仓库。

车厢的接口处甚至车顶上都坐满了人这绝对不是火车跑得慢的主因,当士兵们打开闷罐车厢门,里面装载着的数不清的武器装备和被木箱包裹着的大家伙,或许才是两个火车头都跑不快的主要原因。

那可是中国当时最大兵工厂的基础,换成谁不得肉疼?

几百万斤粮食固然让两位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大师长满心欢喜,但这些吃了就没了,而且还有八万转移而来的石门百姓需要安置,这耗费的粮食可不会少,少说这批粮食也得分三分之一出去。

普通官兵们不知道,但两个步兵师师长却是知道,这次不是要打仗,而是要当搬运工。

那是至少超过一万个火堆冒起的青烟,既是烧火做饭,又是必要的取暖。

军令如山,两个步兵师仅用六小时,就连夜行军40公里,抵达了井陉县城!

两万青壮也是难得的资源,但各军不得分一分呢?对于还在战场上的他们来说,武器弹药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龟缩于县城的108师团和109师团看着这个数字都只有瑟瑟发抖的份儿,那怕望远镜里能看到庞大的运输队在山间出没,也没敢派出一兵一卒甚至没敢开一枪一炮。

为了吸引青壮报名,除了街头贴布告外,各部还以一队队士兵拿着白铁皮喇叭沿着各种小巷子高声宣传。

而且,老人、妇女、孩子只要愿意搬东西,一样给酬劳,哪怕只是青壮年的一半,但如果一家八口人集体出动,3个青壮带上5个老弱妇幼,那就可以获得各种粮食550斤,女主人精心搭配之下,至少够一家几口人吃上大半年的。

尤其是那些火炮,一想到那,他们就心痒痒的,急迫的不行不行的。

想守住自己底线的衫衫元彻底放弃了石门这个已经烂到骨子里的战场。

华北方面军的侦察机可不止一次的从如此壮观的运输大军上空掠过,但没有一架飞机有机会开枪扫射。

趁着夜色,留守石门的四行团和772团官兵们几乎是全员上阵,加上800日军战俘再加上4000余青壮超过一万人,将还没搬走的各类物资分门别类装上火车,一个车皮载重量是60吨,足足装了20节车皮。

他在晋东已经狂输了一阵,晋南战场就是他最后底线,或者说也是大本营最后底线,若是那边再出了问题,就算皇帝陛下再如何力挺他,他估计也只能主动递交辞呈,灰溜溜从这个战场上离开。

但没有一个日军敢来骚扰,整个晋东活动的中方正规军为了这批庞大物资运输,在最鼎盛的时候甚至超过10万,比之前和日军开战的时候都还多上两个步兵师。

与其是这样,还不如一家人绑定在一起,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虽然陕省那边人生地不熟,但好歹是中国人的地儿,咋说不用天天活得战战兢兢的,只要愿意出力,又有几百斤粮食打底,一家人只要饿不死,总有云开月明的那一天的。

初步估算,三列火车拉载了超过3000吨的物资,仅是从重量上来说,都是一个可怕的数据。

这种状况,就算是唐团座也无计可施。

而奉命正在集结的两个混成旅团及一个步兵师团也放缓了朝保定进军的脚步。

只要不是超过30架次的轰炸机编队一次性来袭,防空阵地完全有信心保护住城内的大部分物资。

前大半个小时大部分民众都还在观望,但随着一个个受不了白面诱惑的青壮年登记了姓名、住址并按了手印之后就扛着百斤粮食回家,民众们也纷纷躁动不安起来。

他们是行路艰难,但相对于日军空袭造成不知多少死伤,却是不知幸福多少。

但,此行绝对不虚!

真的是,吃到肚儿圆。

这两位,可不光打仗是一等一的悍将,这心窟眼儿也都是一等一的多。

确切的说,是已经吃饱喝足的中方1.5万大军集体目瞪口呆的一幕。

好家伙,绵绵细雨之下山路湿滑,又是夜路,两个步兵师合计1.2万人马硬是一身泥的只用6个小时就跑了将近40公里山路,绝壁创造了他们建军以来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