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修撰妙笔生花,字字珠玑,得皇上青眼,想是前途无量啊。”

“各位大人谬赞了,左某不过恰逢其会。”

早朝后,一众红袍官员围着新科状元左晁连连称赞着,左晁也拱手谦让。

明眼人都知道,从翰林院出来的都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如今左晁得了状元,又做了修撰,前途自是不可限量的。

孟清回与这位状元对上眼神,只颔首示意,也不过多客套,此时他正盯着前面自己的岳丈大人宋元应的身影,心里一声冷哼,开口叫道:“岳丈大人。”

宋元应回头,正见小侯爷笑着唤自己。

只是这人虽笑着,眼神却盯得他发毛,颇有几分皮笑肉不笑的味道。

“侯爷。”这人虽叫他岳丈大人,但宋元应也不敢应声,还得拱手行礼。

“昨日晨起皇上召本侯召得急,未曾尽了礼数陪夫人回门,岳丈大人不曾怪罪吧?”孟清回依旧维持着表面笑容看他。

听到这话,宋元应抬头看他一瞬又极快地低下了头:“我们同朝当职,我是体谅贤婿的。”

孟清回听他说体谅二字,语气瞬间便冷了下来:“那想来是岳母怪罪本侯了。”

此话一出,顿时压得宋元应大气都不敢多喘。他自是能听出面前这位侯爷心里是憋着火呢,想来是昨日宋府的事都被他知道了。

宋元应面上不敢发作,心里却是狠狠地骂了自己大夫人几句,嘴上还要说着漂亮话:“何言怪罪,你岳母昨日还念着你辛苦呢。”

孟清回眼皮一抬,瞧着自己这位岳丈大人是打算装傻充愣了。他话锋一转,不再谈及昨日的事,只慰问起宋元应的身体:“岳丈大人才是辛苦,虞部操持事多,你年岁大了,当同本侯父亲一样享享福才是。”

他的语气也不似刚才那样生硬,就像宋元应自己听错了一般。

宋元应听着,登时下了一脑门的冷汗。

满朝中谁不知道老侯爷是壮年离朝,如今只虚挂着名,爵位都过给了儿子,朝中事务已经一概不再过问了,这不是拿着官职威胁于他吗。

也不待他回话,孟清回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来,拂袖便朝宫门走去。

待孟清回走远,宋元应只觉自己双腿发软,后襟也早已汗湿,周围来来往往的同僚看着这对新晋的岳丈与女婿,眼光中都盛满了打量。

宋元应嘴里低低出声骂着大夫人,回了宋府。

*

“你养的好女儿!”宋元应回了宋府便径直去了大夫人高熙的院子,一进门就顺手抄起桌上的茶盏摔在了地上。

而大夫人一早就得了消息,说老爷一回府便朝着自己的院子来了,心里正高兴着呢,连忙便为他看了茶候着。

这会茶盏摔在地上四分五裂,茶水溅上她的衣摆,她一时受惊,不觉向后急急退了几步。

再一抬头便见宋元应撩了衣袍在上首落座,脸色铁青,胸口急促地起伏着,连正眼都不愿瞧她。

大夫人朝身边的赵嬷嬷使了个眼色,赵嬷嬷便走出去遣开了院子里的丫鬟婆子,掩了门守在门口。

门关上,大夫人又亲自倒了一杯茶朝宋元应奉去,开口询问道:“今日这是怎么了?宋丫头在侯府呢,怎么惹着老爷生气了?”

宋元应斜眼撇着她奉来的茶,听她提起宋有仪便气不打一处来,由她端着热茶,既不接下也不叫她放下。

“昨日小侯爷不陪她回门,通府里都说她不如侯爷的意,侯爷不看重她。呵,你也说那丫头不成气候,没有指望。你猜怎么着,人家不过是在这府里做了出戏,显得她受了多大的委屈,回去便朝小侯爷吹了枕边风!”

大夫人听了话,也顾不得指尖被茶盏烧的滚烫,急忙解释道:“那丫头怎么会有这样的胆子,老爷别是听谁嚼了舌根子,错信了。”

宋有仪从小到大在她院子里都是不敢驳斥她半句的,定是西边院里那位又胡言乱语污了老爷视听。

一语说完,宋元应就像被点燃了的炮仗一样指着她鼻子骂了出来:“你话里话外就说宣蝶挑拨你我关系,那小侯爷都将我叫在宣政殿外好一通讽刺,叫我没脸,你还攀蔑在他人头上,真是个蠢货,由得那小妮子把你骗得团团转!”

“你上通饶京城打听打听,谁家岳丈竟挨了女婿训斥的,那可真是坟地里冒青烟,好一个阴阳怪气!直叫我学老侯爷一样,请老归家!”

宋元应越说越气,伸手连连将桌案拍的震响。

正说着,门外一阵拉扯,赵姨娘推门走了进来,淡淡瞧了一眼旁边还端着茶盏的大夫人,走上前去抱住了宋元应的胳膊:“老爷可别气坏了身子,许是有天大的误会,大小姐这么多年的性子奴婢也是见过的,老爷定是错怪高姐姐了。”

大夫人就这样立着,看着赵姨娘与老爷亲昵,丝毫不将她这个主母放在眼里,一双手死死地捏紧,却也不敢在这个关头再触了老爷的

最新小说: 他,又出现了[穿书]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谬果[破镜重圆] 娇华(双重生) 奉御女官(清穿) 娇娘二嫁 大明一家人 含黛 念念勿忘 心动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