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两辆车一前一后小心翼翼地行驶着。汽车大灯的光线如同射入黑夜的利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天上繁星点点,远远看过去,山连着山,一望无际。四周万籁寂静,只有汽车的马达声在山谷间轰鸣回荡。
在山路上盘旋上行,两辆车开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山顶。停下来歇一歇,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是连绵大山中的其中一座,离要去的崆峡山还差好几个山头。
崆峡山位于西北地区的原始森林中,以山势险峻而出名,它是方圆百里之中海拔最高的山,海拔高度为2630米。山顶石壁的形状非常奇特,有如一片片的巨型仙人掌插在山峰上。这些石壁陡峭而突兀,全是花岗岩,上面没有生长任何植物。而山脚则有一条狭长的山谷,谷中四季如春,有溪流湖泊,草木繁茂。另有大大小小的洞穴隐藏其中,其中一个最大的洞穴,是人工在自然形成的山洞中扩建深挖而形成的,这个洞穴深入地下3000米,建有国家深坑实验室。
这次的任务就是去深坑实验室,将最新的实验成果带回首都。
六点的时候,路上升腾起了团雾,这种雾属于特强浓雾,突然出现,浓度非常大,视线内顿时一片朦胧。
浩子在对讲机里大喊保持距离,头车打着双闪将后面的房车引导到了路边远离公路的位置。好在时间尚早,路上车辆不多,避免了因突现团雾而引发的追尾事故。
此时云雾缭绕,能见度不足五米,两辆车默默停在那里,好似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说: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大家都醒了,起来洗漱吃早餐。石头他们也从头车上下来,过来房车这边休整。
小西趴在床头,透过窗户朝外看。他没见过这么大的雾,别人眼里的白茫茫一片,他看了却觉得非常有意思。
梁叔过来摸摸他的头,问“小西,你在看什么?”
小西说“这个白雾里面有白线红线和金线,红线在白线堆里面钻,金线在追红线。”
明霞听到凑过来,“我怎么什么都没看到,就是一片白。”
叶染也走了过来,他朝窗外定睛看了几秒,说道,“确实有。”
这下所有人都排队过来看,经过好一番辨别,只有小西、叶染、秋哥三人看得见白雾里面的异常,而在其他人的眼里则毫无差别。据小西所说,金线不仅追上了红线,还把红线给吃了,吃完后金线变粗,还会高兴地扭来扭去。
大家面面相觑,这是什么神奇宝贝,听起来真离谱。
浩子下车去头车拿无人机和笔记本电脑,他准备用无人机的红外功能扫描一下。他刚下车没一会,大家就听见他大叫一声,石头几人赶紧下车朝他跑过去。等重新回到车上,浩子说,他刚走到头车旁边,身边感觉有几个黑影窜过来,他大喊一声立马瞬移开,把几个影子吓住了,然后小伙伴赶来,那几个黑影便消失了,没看清楚是什么。
“现在开始都别下车,把门窗关好。”叶染说。
浩子把最小的侦查无人机从气窗口放了出去,高度升到120米,以车辆为圆心,逐一扫描周边五百米的范围。红外扫描热成像返回的图像显示,在车辆东北方向出现了一片疑似热源点,增加了红外变焦倍数后看到一些较为清晰的轮廓。
“是人吗?”小麦指着这些时而直立行走时而蹲下的热源点问。
“是猴子。”小西说。他钻在浩子胸前,眼睛专注地看着画面。
“这么大的猴子吗?”石头看了一下比例尺,这有将近两米了。
“平均大概一米七的样子,直立行走,移动速度很快,瞧,无人机的声音惊动了它们,现在跑起来了,用四肢在跑。”浩子超控着无人机,紧盯着。
无人机飞出两公里范围后,那边的雾仍然很浓,但比车辆所在的位置能见度要好一些,那群巨型猴子进入了森林,不知是否是躲进了洞穴,热成像上没有找到它们的痕迹。
浩子超控着无人机在周围飞了一圈,按地图上的标识,这片森林就是崆峡山脚下的原始森林的边缘。
“但愿到深坑实验室不会遇见这群猴子,个子太大了,还是群体行动的……”石头嘟囔着。
“呸,你就不能说事事顺利,大吉大利吗?”浩子骂他。
“先吃早餐,雾气消散还得一段时间。”梁叔喊大家。
浩子一边咬着花卷一边盯着屏幕,团雾的覆盖范围大概在三公里左右,车子这边的雾气最浓,接下来也没有看到其他的热源点,便收了无人机专心吃早餐。
小麦在捣鼓太阳能电池,他连接了一个300瓦的大灯从车顶的气窗用竹竿伸出去,为了让光线集中还在灯上加了一个罩子,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红线金线。
当灯亮的那一瞬,房车上空,形成了一个光锥,像一个巨型灯罩将整辆车包容在内。浓雾中光线漫反射,在人眼中形成直线,大家贴在房车内的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