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2)

后来得知陆书禾虽然发挥失常,但是幸有十分加分,勉强够到了市一中的分数线,可惜两个人不再一个班。王璟也有那个加分但是没用上,加分是给初中三年成绩都名列前茅并且经过公示品行端正的同学的鼓励或者是兜底。

高中相比于初中过得简直太快了,眨眼间一学期又一学期过去了。王璟数理化不好,常常拖后腿,高一第一次开学月考就是三十多名,光物理一门就差最高分有四十来分,被班主任找谈了谈话不下七八次。

不过打高二选科分班以后,王璟面对熟悉擅长的科目那是如鱼得水,次次榜上有名,没落下过一次奖学金。学校有心无力,即使是一等奖也只有两百块,特等奖王璟没得过,那要求对王璟来说实在太高,可望而不可求啊。

王璟升高二的时候,陆书禾带来了沈嘉名的消息,说他也考到了市一中。这实在是情理之中,王璟并不意外。他除了语文差点儿,这个差点儿是和尖子生相比差点儿,其他的无可挑剔。

偌大的校园,高一高二各一幢教学楼,面对面,中间隔着人造池塘和花草。高三远远地在学校另外一头,楼上挂着鲜艳的红幅,上面全是些鸡汤标语。

高三的楼没有露天大走廊,只有可以开半扇的窗子和就在教室对面的办公室。

王璟没碰到过几次沈嘉名,就一次在教学楼门口执勤的时候互相打了个招呼。说是打招呼,其实也就是见面认出了彼此然后点个头。

还有一次学校为了激励高二,带他们看高三的颁奖典礼。王璟是没看见沈嘉名,不过她想自己的名字也在那奇大无比的屏幕上,沈嘉名应该是看见了的。

而许久以前,也不算很久,初中嘛,那种莫名的情愫和悸动也慢慢消磨在高三铺天盖地的考试中。

王璟算是种子选手,有望冲击985,而211是稳的。每个班还挑选出三个最优秀的学生在周末额外补课,补的数学,因为数学拉分最大。

再然后就是开始走流程:自信-焦虑-不自信-焦虑-调整......很快高考就来了。

王璟记得很清楚,本来安排好的百日誓师因为疫情原因取消了,学校特地拉了高二的学生为高三学子送行、祝福。

王璟在班级排头,举着牌子,走在学校早已经洗刷干净的红地毯上,耳边是高二同学热情友善的祝福和欢呼,横幅小旗小喇叭,真是万事俱备。

妈妈好像没有来,王璟坐大巴车去往统一安排的酒店的一路都在往窗外看:拥挤的家长,趁机卖花的小贩,站在石墩子上的小孩儿......

王璟瞧了一路都没看见自己想看见的,眼睛倒有些发酸了,索性就不看了,看那些往窗外看的同学。

——

冲击失败,王璟最后还是选了一所普通的211,师范专业。

王璟不想报师范的,她想报动物医学。她的梦想就是救助世界各地的小动物,而她选的那所211院校的王牌专业就是兽医。报志愿的最后一天,本来不过问王璟志愿的爸爸妈妈突然关心起来了,然后发了好大一通火,非要王璟改成师范,说稳妥。

无论王璟怎么和他们说师范专业竞争压力很大,教师队伍已经饱和,自己的理想等等等等,都于事无补。

王璟最终还是妥协了,因为他们说不改就不会有生活费,让她自己看着办。

王璟也是一个俗人,纵使知道大学可以勤工俭学,但是兼职赚到的钱真的够用吗?自己能找到靠谱的兼职吗?王璟不想深思。即使他们给了生活费,王璟还是要去兼职的。

因为他们觉得化妆品护肤品不必买,一年四季各有一两套衣服就够了,学校伙食三两块钱就是一顿,六七百足矣。这和王璟打听到的可完全不一样,更何况她要去的大学所在的城市属于一线城市,消费远比青阳高得多。

王璟记得高考完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妈妈给自己买了一部手机,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手机。虽然挺便宜,但是好在实用,王璟心里也知道家里什么情况。

拿录取通知书那天,王璟在小破屋里面死盯着手机屏幕。屏幕上的小车开得好慢好慢,王璟眼见着它从家门口过去,又折返回来,怎么还没轮到自己啊?

王璟提前买好了一罐解渴的饮料,红色包装的,很喜庆。然后就在门口等候了。

送录取通知书的是位大婶,头上戴着遮阳帽,一颠一颠地停好了车去车厢里扒拉。王璟把饮料递给大婶然后甜甜地道谢,大婶叫住王璟又送了好几本杂志,嘴里不住地说着恭喜恭喜啊,一颠一颠地又走了。

这小路年久失修的确不好过车啊!王璟目送着绿色的邮政小车扬长而去,激动地把门带上就坐在地上开始拆了。

家里没人,王璟落个清净。

录取通知书,学校的徽章,学院的徽章,学长学姐的亲笔祝福卡,还有就是银行卡这些了。

王璟看了又看那薄薄一张纸上自己的姓名班级专业,心里说不上来的

最新小说: 心动难眠 念念勿忘 娇华(双重生) 含黛 娇娘二嫁 谬果[破镜重圆] 大明一家人 他,又出现了[穿书]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奉御女官(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