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第二日开始,老太太做啥都带着齐灵,连每日的三餐都接手过来一点一点教闺女,四个儿媳妇虽然感觉怪异但喜闻乐见,如此她们就能多腾点时间出来绣点小帕子赚些私房钱。
其实厨艺方面齐灵虽说比不上前世的大厨,手艺还是不错的,大菜也能像模像样做出几桌不重样的来,糕点更是拿手,只是在这里为免被人看出不妥来,还是沉下心思跟在老太太后面从头学起。
短短两天的时间,加起来才观摩了六顿饭,到第三天齐灵一个人都能张罗全家的饭食,把老太太喜的恨不得将闺女抱在怀疑亲几下,饭桌上更是把她夸上了天。
当然,齐灵也没有像之前吃饭那样搞两级分化,两桌上都是一样的菜,她也再没有跟以前的特殊待遇,其他人吃什么她同样吃什么,只除了俩老,他们是长辈,理应有优待。
如此几日之后,在她的极力劝说之下,家里的活计又进行了重新分配,齐灵跟四个嫂子轮流做家务,衣裳也开始自己清洗,待侄子侄女们更是要和颜悦色得多。
小孩子没有那么多心思,见齐灵对他们好,自然也慢慢开始跟这个姑姑亲近起来,说话也没有之前那样害怕,偶尔还会撒个娇。
连带老太太看到家里的氛围也深觉如此甚好,再没有往日你掐我斗,几个儿媳也很少为了小事吵的脸红脖子粗,遂说话也温和了一些。
现在齐家上下都很享受这样祥和的日子,只齐灵日日夜里躺在床上急的不得了,老太太这段时间都没有提起要到镇上去,她自己更没有理由出门,跟嫂子和小辈们根本打探不出什么来。偏偏她还梦到何思涵跟她求救,脸色蜡黄,衣不蔽体,眼神凄婉地看着她,伸出手跟她要吃的。
醒来时齐灵泪流满面,起来抹把脸到了厨房摸了一圈,早饭后就跟老太太提出让她自己去镇上买点东西。
老太太很奇怪,“买啥?我前儿才跟你大哥他们说了,再过个几日就要过年了,你哥哥们在镇上的活计也停了,等他们结了工钱咱们就去置办些年货。不急不急,到时候娘一定领着你去,是不是家里待得闷了?”
齐灵觉得自己连一天都等不下去,何思涵蜡黄枯瘦的双手时时在她眼前晃。
她立马趴在老太太肩头甜腻腻地撒娇:“没有啦,女儿是想着家里盐没有了,娘你这几日又帮着大伯娘家缝被子没有时间,再说女儿也好久没去镇上逛了嘛。”
齐老娘一拍额头,“对,盐确实不多了,可是你一个人能行吗?”
不行也得行啊,齐灵无论如何也要争取这个机会,“哥哥们不是要去镇上做活吗,我跟他们一起就行啦,回来的时候自然就认得路了。娘您放心吧,我都这么大了,您看看还有什么要买的我一道带回来。”
老太太一听觉得这法子可行也就不再纠结,回屋数了钱出来就交代齐灵:“去了就好好逛逛吧,娘给你多拿了两百文,买朵头发戴戴,记得赶回来吃中饭就好。”
齐灵到了镇上跟哥哥们告别的时候还在想,等找到何思涵就想办法给家里弄个营生,老太太对她这么好,她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齐四哥刚才分开时不放心,把镇上的店铺差不多都给她指了一遍,左右也就一条肉眼就能望到头的街道,所有店铺加起来不到四十家,可见小镇是真的小。
她要去买盐的杂货铺就是其中一家,总共十几平米大小,里里外外堆了不知多少东西,小到调料大到箩筐,基本上家里的柴米油盐都能在这里找到。
齐灵称了两斤盐花了十五文,这是老太太之前就算好的,还剩下200文是老太太特地给她零花钱,捏在手里沉甸甸。
她没想真把这钱花了,欠着陈家的银子刚刚还完,家里也没多少积蓄,又有这么多张嘴要吃要穿,除了四个哥哥做活交上来一部分,也就五亩地的出息堪堪够一家子开销。如若遇上个什么要紧事又只能向别人开口借钱,这样的日子让齐灵很没安全感。
来来回回仔仔细细把整条街的每一个店铺都逛了个遍,这个镇叫采中镇,偏东部,离东海坐马车也只有半日的路程,因此这里的的水产品比较常见,价格也比肉类便宜。
齐灵边走边思索,她是开大型超市的,对海产品当然不陌生,各种吃法跟保鲜方式也是熟悉得很。她知道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很多地方的人常年吃不到,甚至见都没见过。
当然在古代要想把海里的东西新鲜地卖到其他较远的地方是不太可能,但是可以做成干货卖啊,特别是西北地区。
镇上也有一家干货店,但是她看过了,卖的基本全部都是山货,还有腊肉,熏鸡等。她还特地问过掌柜的有没有海产品的干货,那老板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她,说是这里到处可以买到新鲜的,谁还会买那些,听都没听过。
齐灵一听,有门!
不过她也没太乐观,知道古代肯定不乏聪明人,这么浅显的道理不会只有她懂,里面必定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既然有腊肉,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