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使用的弓与华夏古代传统弓一样属于复合弓,以木、角及腱三部分组成。
制作过程复杂,所用材料繁多,无论是选材还是做工,都要依据适宜的季节和气候,即使最普通的弓至少也要一年,良弓更要耗时数年方能制成。
现代复合弓则以玻璃纤维、碳纤维或是弹簧钢为主要材料,不但制作更快,性能也更为优越。
陆尘搞不定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弹簧钢还是没有问题的。
弹簧钢种类也很多,最廉价的就是含碳量在0.6-0.9%的碳素钢,也是陆尘最容易得到的。
他无法测定含碳量,只能通过钢锭的弹性,再综合前世的记忆来判断。
四号钢最为接近碳素弹簧钢。
廉价意味着缺点明显,碳素弹簧钢的缺点是弹性极限低,反复变形后容易失去弹性,在130度下无法正常工作。
不过再不耐用也比传统弓耐用,而且也不需要在130度的条件下使用。
但是陆尘最终选定的也不是现代复合弓。
那东西结构太复杂,以现在的工艺只能靠手搓。
他选择的是结构简单的钢弩。
硬木为梁,弩臂和弦都采用钢制,比起传统的弩多了上弦器。
各类军械的图纸陆尘早就给了黄大锤,黄大锤也事先做好了相应的模范。
听到陆尘的吩咐,立刻找出钢弩的模范,将钢水继续脱碳到四号钢的标准,开始浇铸钢弩的零件。
弩弦的钢丝不能浇铸,但也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金属丝拉拔工艺已经存在了千余年。
不然哪来的那么多金丝银线,总不能靠小锤一点点敲出来。
只是这种工艺在珠宝行和金楼用的多,铁匠很少使用,但也知道如何做。
黄大锤拉拔出弩弦,零件也都冷却了。
因为只是试验品,他只是大致打磨,按照图纸拼装好。
“父皇,陈大人,请看。”
陆尘将钢弩呈上去。
“弩?”
陈庆之皱起了眉头,“且不说钢弩是否堪用,驸马可知为何弩在军中使用极少?”
中洲也有弩,但始终不是主流。
陆尘是历史博士,当然知道原因,回道:“因为弩的射速低,射程也不如弓。”
弩固然有着省力、易学、精度高等诸多优点,但是射速却远逊于弓。
合格的弓手一分钟能射出十二箭,乱箭齐发能射出十五箭。
可是弩手一分钟最多只能射出四箭。
如果平射,弩的射程要远远大于弓,但是弓可以通过抛射来增加射程,弩却无法抛射。
“你知道还制弩?”陈庆之很是不解。
“因为我都已经解决了,我还是给陈大人演示一下吧。”
陆尘收回钢弩,扳动上弦器,很轻松便上了弦。
“比之弓箭还是慢了些许。”陈庆之说道。
即便加装了上弦器,钢弩的射速也只是提高一倍半,一分钟能射出十箭。
“陈大人莫要着急,且继续看。”
陆尘说着,举起钢弩对准刚刚立起的标靶。
“太远了吧?”陈庆之说道。
弩的射程在百步左右,而这标靶却立在两百步开外,这个距离普通的弓手用抛射法都勉强达到。
“远吗?”
陆尘轻声一笑,扣动弩机。
弩箭疾射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黑线,准之又准射中靶心,直至没羽。
“竟然能射如此远!”陈庆之惊呼道。
惊呼声刚落,陆尘已经再次上弦射出第二箭。
一箭接连一箭,箭箭没羽,就连标靶都被弩箭射得晃动不止。
“竟然不只两百步!”陈庆之再次惊呼道。
陆尘一口气射了十箭才停下来,最后一箭没有对准标靶而是直接放空。
弩箭直飞出三百步远才力尽落地。
说明钢弩的有效杀伤射程,至少在二百五十步开外,相当于三石弓了。
但是,能开三石弓至少也要不入流的武者,军中的普通弓箭手使用的都是一石弓。
而钢弩,正是给普通士卒使用的。
陆尘面不红气不喘,微笑问道:“陈大人,现在你还觉得慢吗?”
“不慢不慢。”陈庆之连连摇头。
射速虽然稍慢于弓,但是射程却可以弥补。
实际上,真正两军交战,能连发五箭的情况都极少。
俗话说,临阵三箭,拔剑杀敌。
意思就是敌军冲过来之前,弓箭手只有射出三轮弓箭的时间。
三轮射完,敌军也冲到眼前,就要拔剑杀敌了。
这时候,钢弩另一个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