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是你?”月明收了刀,疑惑道。
“北面有竹林作掩护,你轻功好,我猜你会走这边。”
答非所问,月明却没深究,掏出袖中的符牌递给他,“快,药效只有一个时辰。”
江枫忍不住伸出手,“你的头——”
“这个呀?”
还没触到那层白纱,月明指着自己的额角,眉眼弯弯,“这是我唬那老贼的,装得像吧?”
江枫手一顿,扶上她的肩膀:“你自己一切小心。”
月明点点头,眨眼一笑,,“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吗?”
眸中流转的几分得意在这时显得傻气。
江枫看着她的眼睛笑笑,没再多言,跃上院墙,消失在雾中。
——
渡口,水次仓。
李春靠在一把高背扶手椅上,翘起一只脚。
漕军和民夫们扛着一袋袋白粮自他跟前鱼贯走过,到粮仓门口顿住,而后艰难抬脚,迈过门槛。
仓场侍郎不在,现如今是柳御史和河道衙门的人管着漕仓,韩善利事先打过招呼,粮食入仓的重量不必卡得太严,是以今日运粮,那些吏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了核查的些样子而已。
李春却不敢乐得清闲,他起身巡视,不时敲打那些躲懒的民夫。
要知道,粮仓这头虽打通了关节,但运粮官胡成民却是个胳膊肘往外拐的货色,自己不爱财,也不许别人发财,今日好容易甩开了他,若不加快动作,等他发觉,干爹这笔生意可就做不成了。
他自小跟着潘全礼,知道只有干爹舒坦了,自己的日子才能好过。
正出神,只听“砰”的一声,李春吓了一跳。
原来是一个民夫踩了青苔,滑倒在地,膝盖磕在石板上,血水、汗水混着黄绿的泥水模糊一片。
他却仿佛不知道疼一般,不住将洒出的白粮捧回袋子里,一边念叨着:“老爷饶命,再也不敢了……”
李春走上前,黑色描金的长靴踏上去,雪白的米就尽数陷到了泥里。
民夫停下动作抬起眼,李春撇了撇嘴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民夫垂下头:“是米。”
“错了。”李春睥睨道,“是给皇上吃的米。”
他将靴子挪开,嗓音十分尖细,“都脏成这样了,皇上还能吃吗?”
他转身慢悠悠在椅上坐下,自有懂眼色的小太监执鞭上前。
民夫求饶不止,李春轻描淡写道:“洒去的粮食从他工钱里扣,提远些去打,去去晦气,也长个教训。给皇上办差,可容不得你们这样毛毛躁躁的。”
小太监并没走远,民夫的哀嚎声中,送粮的人一步步走得更小心谨慎,李春十分满意。
“住手!”
李春循声看去,来人一袭文官青袍,身后跟着十余个县衙的差役,扯一面高高的幡子,不必想也知道是新任的知县陆翀。
他一把夺下小太监手中的鞭子,怒道:“道路湿滑,漕粮的这点损耗在所难免,且早在征收时就已计算在内,是谁借你的胆子殴打民夫?”
潘全礼料到县衙的人会有动作,早叮嘱过李春,县衙背后是五皇子,他们是要设法打漕粮的主意,漕粮尽数入仓是第一要紧的事,等闲不能同陆翀硬碰硬,没得叫人抓住了把柄。
李春忙跪下道:“回知县大人的话,大人不知道,这些民夫惫懒着呢,若不严行约束,这一路上不知该折损多少粮食,小人也是替皇上办差,犯了错便要挨打,河道上的规矩历来是这样的。”
陆翀命人将那民夫送去附近的医馆,负手道:“你不必抬出皇上来压我,大周的律法本县念得比你熟。”
他转身指着几名公人道:“这几位是县衙的斗级,这位是仓房的书吏——”
还没说完,李春警觉道:“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陆翀盯着他一字一句道:“大周律法有明文,漕粮入仓,需有县衙的斗级和仓书在场,将漕粮数目记录在册。”
“本官还没问潘公公,为何漕粮入仓,我县衙却未接到任何消息?公公办了这么多年差,难道连这点规矩都不懂?”
这人果然是来找茬的。
李春赔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这次的漕粮是北上押往京中的,原本不停靠浦平县,是以没提前知会大人一声。只因浦平河道淤塞,水上湿气重,漕粮容易霉烂,总不好一直漂着,这才不得已借河道的仓房一用。”
陆翀道:“既是要用仓房,为何不知会本县一声?”
李春道:“大人有所不知,此番用仓,并非兑运漕粮,只是借此存放北上的粮草,一应损耗,不与浦平县衙相干,大人又何苦非要掺上一脚?”
陆翀心知他说得有理,话说没出口,自己就气短了三分。方才他有意混淆了借仓与兑运,现下为了明日的粮食,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