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启仁讲:“江夫人气得连夜就离开了,她是自己一个人提前去了太华山,说要在那等着教训他。”此时魏婴不禁想起小时候在莲花坞第一次称呼她时的情景:“江婶婶。”立马遭到严厉斥责:“不许叫我江婶婶!”魏婴吓得立刻胆怯地改口叫道:“江夫人。”结果又被大声斥责:“也不准叫我江夫人!”并对着不远处的江枫眠大声说道:“我担不起。”魏婴又怯怯地轻声叫道:“虞夫人。”这次总算没有被斥责,但从此虞夫人也没给过他一次好脸色。
蓝启仁继续说:“出了这样的事,院场里的师尊们自然都不愿意再推荐他作为自己的太华比武生了,本已无望再去太华比武的江枫眠,竟不知道在这之前他夫人就已经提前在兄长的介绍下向演武场的一位老师那里求取了推荐帖。这位老师见本院弟子虞孝礼带着妹妹江夫人前来讨要推荐帖。基于过去对江枫眠箭术的欣赏,这帖自然不会难为他。
我与兄长是常和延灵兄妹在一起的,彼此不光是同学还成为好友,同学们都知道也没人说什么。可是我们才到太华山没两日,江枫眠和金光善就到了。见到我们在一起用膳聊剑切磋技艺,金光善竟嫉妒得喝多了酒,还故意在我兄弟二人回房时拦截。金光善醉醺醺踉跄着走过来:‘蓝大公子,蓝二公子,要不是因为有你们兄弟俩,总是缠着人家姐妹俩,我枫眠兄也用不着费这么大劲,先下手为强对付她们姐妹俩,还不是防止被你们兄弟两个搞了去,不使用点手段怎么行。在这方面我佩服枫眠兄好手段好计策。’并醉醺醺地竖起大拇指,我捏紧拳头就想揍他,被兄长按下劝住:‘现在不是时候,殴打一个醉汉,名不正言不顺,待比武之时再教训他们也不迟。’因为在当时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她们姐妹二人将来要许的夫君一定是我们兄弟俩,就连我们自己也都是这么认为了;而且每次蒂莲绾我的头发动我的抹额时,抹额也从没有显示出半点排斥。自从出了这件事后,蒂莲就再没有剪过我的胡须,也没有绾过我头发,甚至连嬉笑打闹都没了。蒂莲不再嬉笑,俪莲也会一样,因为她们姐妹两个无论做什么事都会相伴相随。她们姐妹俩一下子安静下来反倒让我突然感觉惶恐。”魏婴他们都吃惊地看着蓝启仁,他这才感觉失态了,马上拭去眼泪转移了话题:
太华比武论道历时三个月,每个月分四场,第一个月比试:禅道、阴阳、剑道、符箓;第二个月比试:兵法、阵法、道法、佛法;第三个月比试:仪容仪表、文辞六艺。通俗说就是第一个月比的是实战,内力和灵力的比拼。第二个月比的是智慧、胆识和资历。第三个月比的是相貌涵养和六艺。最后再凭个人成绩进行排名。
第一个月的第一场是比坐禅,这是最基础也是最能体现修为如何的基本功的比试,盘腿端坐在蒲团上,上身挺直,就如平时行气修炼内力一样,比试的双方不可起身行动,只能用内力和灵力攻击对方,谁能坚持到最后不被打下蒲团,谁就是最终赢家。第二场,阴阳对决,就是两人以阴阳五行九宫八卦的形势和行事进行能力对决来决定胜负;这最能考验一个人的道行能力和修为水平。第三场是剑道,这个大家都知道也最熟悉,就是两人持剑对决分胜负,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剑术和实战能力。第四场符箓,就是两个人用符箓对决,以最终谁的符箓威力够强,拿住对方让对方无法化解为胜。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法术功底;第二个月要比前一个月难度增加,第一场兵法,就是用内力操纵铜俑兵马和对方操作的铜俑兵马对决,这不仅考验一个人的内力强弱,更能体现这个人在群体厮杀中的反应及指挥应变能力。第二场阵法,大家也熟悉的,就是对决双方使用灵力布阵来以此打败对方。第三场道法,这个有一定难度,是要以自己所修炼的所有道行为资本与对手比拼,相当于拿出自己所有道行修为的实战。第四场是最难的,从最初的上千名弟子,经过逐场淘汰,最后能坚持到这一场的更是凤毛麟角。佛法,看似简单,只要端坐在蒲团上诵经即可,可是其中却大有玄机,不说佛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力,单说这所诵经文也是由考官来定,上千卷经文谁知道会要求诵读哪一段?即使明知诵经室内的墙壁四周和天花板上,都密密麻麻刻满了经文,必是其中一段,但究竟是哪一段,就需要使用法术和灵力的高度配合才能快速找到所需经文并逐字逐句地拓下来悬空挂于眼前,这需要灵力和法术的修为都达到一定高度的水准才能做到;能达到此法力,也就等同于拥有隔空化物的能力,这就是神佛仙境的法力。不要说年轻的少年人,就连专修佛法的弟子,竭尽毕生恐怕到死都没能达到如此之境!但也有个别天资过人的,如普慧仙尼那般不到三十岁就已登临此境。至于第三个月对于相貌端正又通晓六艺之人不难,但若是品貌难堪又不学无术者难如登天。因为佛、道皆讲究:相由心生!一个人的相貌不端正,那么他的品行心理就一定有缺陷。一连四场比的就是:仪容仪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每个月比下来之后都有一个排名,称为项目排名,三个月三项排名之后,还有一个综合排名。其实,看每月项目排名就好,这综合排名偏重看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