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天,日暖人和,天下太平无事。
路边的茶馆坐满了赶路歇脚或是闲来喝茶的人,几张被擦得锃亮的褐色木桌上七七八八摆着些瓷茶具和糕点瓜子。阳光一照,清亮的茶水泛出盈盈亮色,如溪流微波。
拿着折扇的先生将茶水一饮而尽,继续侃侃而谈。
“话说自从妖王现世统领百妖,一举打乱了燕王的计划,人间免于妖祸之乱。恰逢朝廷奸臣死,良相生,扶持了贤王做天子,天下归一。”如今的人们对待妖的态度已经缓和许多,尤其是妖王曾经力压奸臣,救百姓于水火,博得了大家的信赖,因此人与妖几乎已经放下了对彼此的偏见。
底下交谈的声音有些嘈杂,混在一起,叫人听不太清折扇先生的话。
不过也没什么人在意,因为这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妖王、医女、燕王、苏宰相、徐大人……都通通是消匿在历史长河里的人物。若要寻个祭奠的地方,往西直行个几百里,有一个秋水镇,所有爱恨情仇皆在那里上演。听说望泽山下还立着一块医女碑,用来纪念当初奉献自己生命而挽救天下的圣人娘子李善音。那块墓碑是秋水镇的百姓帮忙立的,至今还有不少后人在清明前后去拜祭。就连前朝宰相苏皓问也曾携妻带子不远千里前来探望。
喝茶聊天的人对此津津乐道,只是这些人不知道,其实一切的开始就在他们脚下。
“今年春天,杏林仙谷那片杏花开得格外的漂亮。”
“是啊,自从百年前天降异象,本枯萎了仙谷又焕发了生机。枯死的杏林又再度开花结果,那时候我就觉得是神女回来了。”
“还不是因为那诡计多端的董家二郎将自己杀妻灭子的恶事推给一个无辜的半妖,蒙蔽了神女的双眼,害得神女被罚,杏林也成了一众妖邪的聚集地,杏花渐衰。”
“还好有人识破了董二郎的蛇蝎心肠,还了那冤死的半妖一个公道。”
一桌人话毕,唤来小二,然后把银钱往桌子上一放,推到忙得满头大汗的小二身前。小二弯腰送客,恰逢折扇先生的故事也讲到了结尾,慢悠悠地收起折扇,轻道:
“正是一年好春光,借良辰美景之时,自当惜取眼前人。”
角落里坐着的粉衣少女听了轻轻撂下一锭沉甸甸的银子,头也不回地起身离开。
眼前人?
李善音轻笑了声,抬眼刚好看见前方的落花缤纷中站着一个黑衣少年。长身玉立,专注地瞧着她。
“走吧。”李善音走到黎疾身侧,挽住了他的手臂。微风穿过黎疾曲起的臂弯,好似他一直在等待着李善音的动作。
“这里距离秋水镇也没多远了。”黎疾低头,眼里再容不下其他。
犹记当年诀别之时的痛楚,他下意识地靠近李善音几分。他想过也许回归神位的李善音不再记得他了,甚至再次用剑滑过他的颈间……他怀着不安前往杏林,当然,这是在几十年以后的事了。
因为妖王之力霸道无比,为了压制这股摧枯拉朽的力量,黎疾独自前往荒海闭关七十年。
终于,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妖王,辞别了荒海,来到杏林漫天的仙谷。
最高的那颗杏树上,少女的衣裙纠缠着无尽飘落的杏花,她颇有耐心地注视着黎疾。既没有激动,也没有怨恨。
黎疾心一慌,以为她是把他忘了。
他走了很远的路,跨越万水千山而来。他曾遥想过无数重逢的画面,唯一祈求的是她不要用如此淡漠的眼神望向他。仿佛他是无关紧要的人。
可是不是,他是她的爱人,是她亲口承认的爱人。
“音音。”他开口。
女孩对他笑笑,如同初见时的那样。
她叫他过去,居高临下地望着他。
裙摆擦过他的发间,带着极淡的花香。
“怎么才来找我?”她说着,弯下腰将手贴在他发上,重重揉了揉。
她没有忘记他。
黎疾抬起头,撞入她打破了故作深沉的眼眸,直直闯进一片温柔的花海。
他想,圣人怜他,才会给他重生的机会,让他从寂冷的深夜苏醒,迎接黎明的到来。
“想什么呢?”李善音抱住黎疾的身体,惹得黎疾身体一僵。
“没什么。”他轻咳两声,飞走的思绪被身体的反应和少女柔软的馨香重新唤回。他悄悄后退了一步,却被李善音抓个正着。
李善音脸色沉下来,似乎在认真思考着什么。
此时两人已经到了秋水镇,街上热闹非凡。一队刚从河水边祭祀归来的人群穿得清新亮丽,手舞足蹈地表演着祭祀驱鬼的舞蹈,从街道上穿过。
李善音拉着黎疾避开这热闹的队伍,从小路去往望泽山。
街上的商铺多年来变换了不知多少主人,几个李善音熟悉的药坊也大多换了老板,只是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