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正阳节。
今日的白河边上格外的热闹,城里的百姓今日似乎都出来了,围在河边。河堤两边的道路两旁不少的摊贩在售卖各种物品,食物的芬芳,孩童嬉戏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路边的枫杨树此刻已经长出了翠绿的枝叶,树梢上不少鸟雀都在筑巢,鸟鸣声混合着吆喝声,忙忙碌碌又充满恬趣。
一溜的商队远远地从城西沿着白河延伸至城东,那都是各大皇商的势力。
林家依旧占得头筹,稳稳地占据了城中间那块地,展示的商品更是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围观。王白两家相对低调一些,但也能看出两家的底蕴,商品不多,但都是精品。孙家由于前段时间孙乾起的事情,相对就比较不受人待见,但也没伤到孙家的底子,其展现出的实力,隐隐地还在和林家分庭抗礼。
皇帝的船队会从城西一路驶向城东,既是祭奠先祖,也是祈求今年能风调雨顺。
姜月跟着皇帝一起上了船。船队总计十八艘,其中三艘主船,五艘坐船以及十艘战船。
主船中的一艘最为明显,船四十五丈,宽十八丈,高7丈有余,船头有一个巨大的龙首,船尾亦有精美的龙尾,整个船身上绘有龙纹和云纹,这便是皇帝登的龙船了。
坐船是一些品阶不高但需要随行的官吏乘坐的,战船是护卫军乘坐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整个船队的安全。
龙船总共有六层,最上面有个很高的祭台,祭台上放置着美酒佳肴,船舱内部有一个巨大的舞台,这里便是皇帝结束祭祀后,宴请群臣的地方。
整个活动会持续一整天,他们也将在这船上待上一整天。
碧波荡漾,这只船队缓缓前进,在主船上能很方便地看到河道两边百姓生活欣欣向荣的景象。
姜月眺望着京都城,却并未和周边的人一样兴奋,如此繁华的后面暗藏着无数的危机啊!
完成整套祭祀礼仪后,皇帝已经有些疲倦了,太子和祁王跟着他一起回了船舱。
姜月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中怅然。
此时,都水监的魏少监在姜月旁边说道,“殿下,巧儿姑娘已经就位了!”
“走吧!”姜月提着裙子跟在了皇帝后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来。
太子和祁王一左一右地坐在皇帝旁边,恭恭敬敬地给皇帝敬酒。姜月坐在下位,漠然拿起酒杯独酌。
姜月本应不该在这主船上的,但她除了是长公主外另外一个身份是禁军左都督,理应陪在皇帝身边,再加上她长公主的特殊身份,所以位置就在不高不低的地方。
琵琶的声音悠然传来,众人的目光都向中央的舞台中看去,帷幔被缓缓拉开,一个女子身穿着拖地的白色水仙绿叶裙,身披翠绿轻纱,梳着华美的仙女髻,纤细的腰肢被淡绿色的绸带给束住,这个人犹如仙女下凡一般。
女子朱唇轻起,清唱几句,在场的人便仿佛置身在薄云间,云雾在身边环绕,带着一丝清凉拂面而来。那声音有时如清泉,有时如寒冬的篝火,让人的情绪随着起起落落。
一曲终罢,众人才恍若惊醒。
如果说一开始那女子给人的感觉是美若天仙,现在就真的是天仙下凡了。如此得天独厚的嗓音,如此惊才绝艳的唱功,世间少有。
潘巧儿在退场的时候,朝姜月那边羞涩一笑,众人还以为是朝着自己,纷纷更加激动起来了,包括坐在高位上的皇帝。
“她是谁?”皇帝问道。
一旁的大太监常永比较清楚情况,皇帝身边出现的人,他都是有了解过一番的。
他立马回道,“这是都水监魏少监的义女,说是擅唱曲,便安排了过来。”
“嗯。”皇帝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大太监常永了然地退下,对着另一旁的小太监打了个手势,示意等会下船的时候把那姑娘留下来。
姜月微不可查地露出一抹微笑,手里的酒杯挡住了她的表情。
太子和祁王对视一眼,见对方眼中都有危机感,又都相视而笑起来,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新的嫔妃入宫对苏贵妃和萧妃而言对是不利的,但是能对对方不利,那又对自己这边有利,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只要能把这新人拉到自己这边那便是一大助力,这是两人共同的想法。
苏贵妃和萧妃虽然貌美,但是年纪确实比不上那些新人,皇帝也不太去她们那里了,现在后宫中最为受宠的还是雪妃娘娘,只可惜雪妃她成长得太快了,苏贵妃和萧妃既没有机会打压她,也没有机会拉拢她,硬生生地让她在后宫里站稳了脚跟,并且还生下了三皇子。
如今出现这人,也许是能打破雪妃独宠后宫局面。
皇帝刚刚的表情他们注意到了,这名女子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能进宫,只是不知道进宫后的位份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太子不禁想到自己母妃,前些日子让自己多出个侧妃,母妃对自己眼睛不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