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练剑(1 / 2)

夜渐渐深了,小童为房间点上了几盏蜡烛,烛火忽明忽暗,直到盖上灯罩房间才恢复了光亮。

崔因白拿着书卷在研读着,但心思却渐渐的飘远了。

回想起这几日的经历,心情复杂。他想到昨日祁王来找自己说的话,又想到今日长公主说的话,只得暗自盘算着自己后面要怎么做。

昨日祁王来找他,让自己接近长公主,并且说自己可以依靠长公主和他的力量平步青云。

没错,这次先找崔因白的是祁王。

祁王从连相府离开后,并没有立即回去,而是转头找上了崔因白。

虽然赏花宴上,姜月并没有表现出对崔因白特殊的欣赏,但是祁王生性敏锐,对姜月的性子自认为十分了解。自家皇姐在这种场合,一般对他人都是和颜悦色的,除非那人对她而言十分特殊,特殊到她只想看到对方难堪的样子。

这种特殊大概率是恨对方,但是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他猜测崔因白必然和姜月有什么过去是自己所不知道的。

所以当他来问崔因白的时候,崔因白脸色十分复杂,顿时想起了在公主府里的经历,但他哪里会和祁王讲这件事,只是否认自己和姜月此前并无纠葛。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

祁王见他矢口否认却脸色有些羞恼的样子,更加肯定对方和姜月必然曾经交情匪浅,于是乎抛下诱饵,许诺如果能够帮他拉拢到长公主的帮助,自己他日为皇,那么他必将平步青云。

并且循循善诱道,“你是本王见到的第一个让皇姐如此对待的人,你必然在她心里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本王信你必然能重新获得她的心。”

这番鼓励之下,崔因白心里不禁有些膨胀,真的吗?难怪在公主府里时长公主要和自己说那番话,原来是真心想让自己做她内侍不成?

今日在广聚轩发生的事情,更是让崔因白笃定,长公主必然是看上了自己,不然为何要督促自己要好好考试,只是昨日自己的拒绝估计是惹恼了她,不然也不会来找两个男的来气自己。

突然之间,崔因白豁然开朗起来,心下对姜月更是上心了几分,感觉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崔因白的这番心理活动,姜月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了,估计也就是恶心一下,然后再一脚把他踢开。前途光明?有她在,注定光明不了。

翌日清晨,姜月早早起床,拉着林风一起陪她练剑。

自从回到京都,她就没怎么碰过剑了,一时之间竟有些手生。

她这剑术是她的义兄赵彦教她的,十岁时她便跟在了舅舅赵启光身边,跟在舅舅跟前三年多,舅舅教她兵法武艺、骑马射箭。

这三年中,她跟着赵彦见过大漠的孤烟,长河的落日,一起打猎,一起赛马。直到一纸诏书,姜月才告别了那个充满着自己美好记忆的地方,回到了这皇城中。

林风剑法都是杀招,姜月久不用剑,和他对打一时之间有点扛不住,只能叫停,先让他在旁边指导自己练习。

林风依言乖乖的放下了手中的剑,认真指正姜月招式的错误之处,一番指导下,姜月也渐入佳境。

潘巧儿来的时候,便看到长公主穿着一身劲装,在院子里练剑,一旁站着几个昨日见过的下人。

她从未见过女子也习武的,更是没见过女子剑术能如此的飒爽,她看不懂公主殿下用的剑法如何厉害,但是看到云锦等人一脸赞叹的样子也知道必然不简单,一时之间竟也看痴了。

姜月看到潘巧儿过来了,但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下来,直到一套招式练完才放下手中的剑,接过云锦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额头和脖颈上的汗,十分轻松的问她,“巧儿怎么过来了?”

潘巧儿这才回过神,模仿起昨日里嬷嬷教她的动作,有些生涩的对着姜月行礼,“拜见公主殿下!”

“起来吧,不必多礼。”姜月朗声回道,一日不见,倒是有几分模样了,看来训练十分有效啊!

“谢殿下”今日早上嬷嬷早早的把她叫起来,吩咐自己以后每日要去向公主殿下请安,就用她昨日教她的礼数去行礼。潘巧儿听出了姜月的满意,心下一喜,看来自己练的还不错,忍不住露出求夸的神色。

姜月当然不会打击她,含笑道,“练的还不错。”

如果此刻潘巧儿身后有一根尾巴的话,必然已经翘上天了。

“可曾用过早膳?”

潘巧儿转头左看看右看看,确认公主是和自己在说话,在心里遣词该如何回复,可是毕竟学习的时间不多,嬷嬷也还没告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回答,一时之间竟有些语塞,脸一下子就有些红了起来,只能回答,“没——没有。”

“那和本宫一起吧!”姜月见她有些紧张,语气尽量放轻松,“不必紧张,就当是在家里吃饭,公主府里没有那么多规矩,规矩都是做给外人看的,你必须会,但不需要强迫自己时时按照规矩来!”有时候不太规矩,反而更加招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