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考试(一)(2 / 2)

一拾一年[民国] 关愈 1658 字 2023-10-10

学生单独开设的——程鹤清一早就帮她设计好了未来。

旁听班资格考试被定在公历一月二十四号,正是农历小年这一天。老师让她不用担心:“成绩过完年才会出,可以安心和家人一起过个好年。”

初华有些愣神,她已经很久不知道过年是什么样子了。

从老师那拿了些复习资料,又没了工作分心,初华将身心都扑在了接下来的考试上。程鹤清偶尔会来看她,带些补充脑力的东西,初华原先不知道那些东西是补脑用的,直到文彦到她家来,见到又是核桃仁又是核桃酥的,笑话她:“我原以为你是天才,没想到天才也要吃这些的吗?”

“这些怎么了?”

“全是补脑用的。”

初华笑:“哪是什么天才,不过是笨鸟先飞。”

文彦道:“那今天就先别飞了,我带你出去玩一会。”

“去哪儿?”

“去豫园,那边有一家新开的湖心茶楼,我们去喝茶赏景。”

拗不过文彦,初华陪她去了豫园的茶楼。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不似想象中那般诗情画意,茶楼下立于水上的之字桥挤满了游人,另一侧的马路上叫卖声和汽车喇叭声不绝于耳。和普通开于闹市的茶楼并无分别。

向来对这些骗人商户嫉恶如仇的文彦这次却一反常态,拉着初华就进了茶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又要了壶好茶来。

“你常来这里?”看到文彦娴熟地坐下喝茶,初华问他。

“上次我哥带我来过。”她忽然故作神秘,凑近了说:“等会这里会有人来说书,不对,不该叫说书,应当是演讲。”

她话音刚落,一个身着黑色长袍戴着眼睛的男人走了进来,看起来年纪大不了她们多少,却显得极为老成。还本还在谈话的众人一见他来纷纷停了下来,茶馆里安静极了,所有人都在屏气凝神等待男人开始。

男人干净利落地摆好台面,潇洒地落了座。

惊堂木一拍,“书接上回,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巴黎工人举行起义……”

文彦双手托腮,专心地听着台上的男人讲那些关于战争的秘史。说到激情处,男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高举着双手:“这是无政府主义者的首次胜利,工人统治了国家,譬如在座各位,譬如这位倒茶的伙计,在巴黎都可以每天只工作八小时,超过八小时以外的时间都可以视作违法。”

确实不像是一般的说书人。

文彦说:“他叫顾愠,是我哥的朋友,原本应该在留洋求学,但去年家中突然遭了难,才从国外匆匆回来,沦落到这里说书。”

顾愠一出书讲完,台下纷纷响起了掌声,有人问他下回要讲哪个国家的故事。

一人抢答道:“讲小日本的!洋鬼子的听腻了,来点东方鬼子。”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顾愠答:“前几天一条新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日本将军山地新田在香港被刺杀,我们下次就讲讲这个山地新田。”

他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文彦拉着初华走上前去。

“顾愠哥哥。”

“文彦,今天也来听书?这位是你同学?”

初华打了招呼:“你好,我叫初华。”

“顾愠哥哥,我来找你的,我哥让你小年那天来我家吃饭。”

“那天么……”顾愠略沉思了一会,“小年我应该要去北京。”

文彦听后有些丧气:“你要出远门啊。”

“我师兄在北大教书,他让我过去看看能不能在学校里谋份差事。”

“可是我以后就很难见到你了。”

顾愠笑着安慰她:“那你最后一年努努力,争取来考来北京,好不好?”

文彦撇着嘴,低着头不说话。

因为顾愠还要去别的茶楼讲书,她们并没有耽误太长时间,告别了他,初华和文彦往回去的车站走。

站在候车台旁,文彦不住地叹气:“我以为顾愠哥哥这次回来能在上海待很久。”

初华说:“能去北大工作,是个不错的前程。”

“我当然知道,可我父母肯定不会让我去北大读书,他们都计划好了,等我一毕业就去美国念大学。”

初华安慰她:“还有一年时间,什么都可能会变的。”

远处走来了一个带着鸭舌帽的报童,一边向等车的人兜售报纸一边大声喊道:“梨园戏子无情无义,将军女惨遭退婚!”

初华原本没在意报童说的是什么,仔细听了才惊觉哪里不对,她急忙叫住报童,买了一份报纸。

终于在三版翻到了程鹤清的告票友书。

他要和徐殊音解除未婚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