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起(2 / 3)

回国后却处处遭到陛下的迫害,可也有心寒和后悔?”

赵锦砚:“后悔又有什么意义?给自己增加无谓的伤感罢了,我要的是逆风翻盘。”

徐行不死心,又继续问道:“你在齐国机关算尽,伤害真正爱你之人,难道也没有一点愧疚之心?”

赵锦砚转头注视着徐行,“我与齐国君主生来就是仇敌,我潜伏多年苦心经营,终于颠覆齐朝得偿所愿,又有什么好愧疚的,只会酣畅淋漓罢了。”

徐行的拳头暗暗攥紧,眼里流露出无尽的悲伤,良久才低低苦笑一声。

他的声音忽然变得暗哑,“殿下雄才大略,心胸广阔,是真英雄,令人佩服。”

赵锦砚:“我赵锦砚是爱才之人,徐大人若是愿意加入我的阵营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也希望有朝一日你我不会成为敌人。”

徐行放声大笑,未多言语。

数日后,赵锦砚、徐行、方平三人坐在府衙商议事情。

徐行:“眼下河渠已经初具规模,洪水也渐渐褪去,但是荥州城的物资却越发紧张起来。”

赵锦砚:“我们带来的粮食已经快要见底,眼下根本撑不了多久,可是今年荥州的庄稼全都被洪水淹了,颗粒无收,等我们离开后,这边的百姓依旧会吃不上饭。”

方平:“是啊,您二位有什么办法吗?恐怕还是得找朝廷要粮食,可是之前请旨上书,至今也未见朝廷增派援手,要等到朝廷的粮食,恐怕不是件易事。”

徐行:“还有个更严重的问题。”

赵锦砚:“什么?”

徐行叹口气,“两位大人可有注意到,近日荥州城里多了许多高热不退、上吐下泻的病人,我刚才去过几个医馆,都是同样的情形,大夫们怀疑是瘟疫。”

赵锦砚震愕:“瘟疫?”

方平连声叹气,“瘟疫的话,事情就更麻烦了。”

徐行:“自古涝灾过后容易爆发瘟疫,我们得早做打算,赶紧上奏让朝廷增派医者、药物和粮食。”

赵锦砚:“方大人,还是得你来上书奏折。”

方平:“又是我?”

赵锦砚和徐行同时点头,方平默默觑着二人神色。

方平心中也慢慢有了一层怀疑,“难不成这二位钦差大人是在京中得罪了人,才被派来荥州赈灾的?瘟疫都来了,这可不是小事,万望朝廷这一回可别再给我驳回来。”

时间一日日过去,荥州城的瘟疫越来越严重。很多房屋被洪水冲毁还没有修建好,许多百姓露宿街头,满街尽是病弱的灾民和腥臭的秽物。荥州城里的大夫根本不够,而身染瘟疫的灾民却越来越多,百姓们都人心惶惶的。

赵锦砚和徐行越来越忧虑,连日愁眉不展。

赵锦砚叹口气,“眼下这个情况恐怕得封城。”

徐行:“其实我几日前已经吩咐了禁军,守在荥州几个城门口,严谨外出。”

赵锦砚欣赏地看着徐行,“还是徐大人有先见之明。”

方平:“朝廷的增援至今未到,荥州的大夫、粮食又不够,还不如让灾民们自行去外面求生,也能有条活路。”

徐行:“眼下要做的是防止瘟疫蔓延,集中救治现有的病人,万一疫情扩散到其他城池,会死更多的人,局面也会更加难以控制。”

方平:“可若是现有的病人都治不了,封了城,我们荥州岂不是就成了一座死城?”

赵锦砚和徐行对视一眼,都沉默下来。

许多百姓撑着病体聚在府衙门前喧哗,吵嚷着要求分发粮食和药物。

赵锦砚和徐行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赵锦砚:“各位乡亲们静一静,粮食和药物已经在路上了,大家伙再坚持一下。”

一个百姓高声喊道:“挖河渠的时候,两位大人就与我们大家伙处在一起,我们都知道两位大人是好官,好官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我们饿死和病死呢?大人也可怜可怜我们,把粮食给大家伙分了,就是死我们也要做个饱死鬼。”

何玉站在成峰身边,低声问:“咱们还有多少粮食?”

成峰同样低声回道:“最多再撑两日,主子不敢把实情直接说出来,就怕这些灾民一时间接受不了闹起来,场面更加难控。”

何玉低声唾骂,“朝廷是干什么吃的,增援怎么还没到?”

成峰冷笑一声,并不言语。

赵锦砚:“大家伙听我说,我们相处有一段时间了,之前挖河渠,大家齐心协力同甘共苦,一轮又一轮的暴雨将河渠冲坏,大家也不气馁,终于这河渠最后还是完工了,现在洪水再来也奈何不了我们。我相信,这一回,只要我们依旧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我们一定会再次战胜灾难,获得解脱。”

“可是没有粮食,没有药物,我们怎么战胜灾难啊,不是只能等死吗?要不然就打开城门,让大

最新小说: 他,又出现了[穿书] 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谬果[破镜重圆] 娇华(双重生) 奉御女官(清穿) 娇娘二嫁 大明一家人 含黛 念念勿忘 心动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