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江林没有再看她,李涟漪拿起隔壁一个空位的椅子放在江林身边坐了下来。
“这题,你要先把方程式写出来,配平,然后带入这组数据,”江林拿起笔虚指了一下题干上的一组数据“带入这组数据后,再看题目给的条件,可以得出…..”
江林时不时偷瞄她一眼,确认她跟上思路了。
李涟漪听着他的讲解思路渐渐的清晰了起来,她跟着节奏默默的点头表示懂了。
因为讲题,他们两个挨得很近。
但是从江林的视角看不见李涟漪在点头,讲到一半他顿了一下,转头看着她。
小姑娘扎着马尾,鼻梁上架着银框眼镜,正抿着唇思考。
她睫毛很长,眨一下眼,像是一把刷子划过。
“嗯……但是我有一个问题,题目给的这个数据,它的前提是溶液为500毫升,可是…”李涟漪拧着眉,这题她怎么也算不对的问题就在这,她不理解题目给的两组数据。
她咬了下下嘴唇又把题目读了一遍,希望江林给他讲解一下,可是对方却一直没说话。
“嗯?怎么了?”李涟漪扭头,四目相对的瞬间,对方身上的气息若有若无的飘在她脸上。
明明教室里有一半的同学都在聊天讲话,周围都是嬉笑声,可是这一刻,她好像听到了对方的心跳声。
其他人仿佛成了虚影,在这窄小的空间里只剩他们鼓鸣般的悸动。
太近了,这个距离太近了。
因为平常上课江林都戴着眼镜的原因,李涟漪这才发现,他是单眼皮,眼角下面有一颗痣,漆黑的双眸正直白的看着她。
李涟漪连忙转头,不自觉的往后倾了倾身体,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江林收回视线,清了清嗓子不太自然的开口:“那是因为….”
之后李涟漪的脑子好像卡bug了一样,什么都听不进去,但还是洋装听懂的样子点头。
“所以,结合以上,可以得出需要五克的氢氧化钠。”江林放下笔,“懂了吗?”
李涟漪正目不转睛的看着书。
江林摸了摸被眼镜压得有点疼的鼻梁又问了一遍:“懂了吗?结合以上,得出答案为五。”
李涟漪还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书。
溜号了。
江林叹了口气,喊她:“李涟漪,你听懂了吗?”
“嗯?哦,哦,懂了懂了,”李涟漪回过神,感觉自己的脸烧起来了,她赶紧看了眼题,脸上出现疑惑的神情,“可是,这题答案不是二十五吗?”
江林顺着她的视线,看到她指着他五分钟前刚讲完的题,感觉脑子有点痛:“这题我已经讲完了,答案是二十五,我刚说的是下一题,答案是五。”
李涟漪腿一软,差点跪了:“啊哈哈,啊我妈也说我最近脑子不太灵光,你看我这记忆哈哈哈”
呜呜呜我真服了,李涟漪在心里给自己上了三支香。
“那这题呢?”李涟漪坐直了身体,指着最后一道题,这题她只有最后一小步不会,感觉找回了自信,说话都有点中气了,“最后一小步我看不太明白。”
江林没有急着去看题,结合一下李涟漪刚刚溜号的表现,他肯定她可能都没听进去多少,于是他思索片刻礼貌的开口:“你确定你前面那两题都听懂了?”
“……..”
李涟漪彻底的跪了。
———————
李涟漪回过神,动了动手指,给对方回了个好,想了想她又发了句“你什么时候到?”
高三那年,江林跟着他妈妈转回了B市,之后他们又上了不同的大学,但是一直有保持联系。
或许是在赶来的路上吧,江林并没有回复。
橙子他们又开始唱歌了,房里仅留着几盏渲染氛围的灯光。
眼看着屏幕就要熄灭了,李涟漪伸出食指,滑动屏幕看起了她和江林的聊天记录。
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发消息,互相交流学业,有时候甚至是一张风景照一张美食图片,但次次有回应。
李涟漪确定她没有喝酒,但是大脑好似被酒精给侵/蚀了一样,密密麻麻的疼。
她又想起橙子说那大块头暗恋了她好几年。
读高中的时候江林就有很多追求者,他们有些和他一样优秀。有一次李涟漪帮老师整理试卷时,看到物理组的年段长把两张表格递给江林,让他把其中一张给二班的班长,学校打算让他们去参加完物理竞赛。
之后的那几天,江林都没有和他们一起回家,他要留下来补课,为竞赛做准备。偶尔也有一两次,李涟漪忘带钥匙回教室拿,看到江林和二班班长并肩走着,那个女生怀里抱着一本书,正在和江林讨论竞赛题。
李涟漪抬脚想跟上去,但最终也只能选择傻傻的站在原地,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