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怒气冲冲”地走了,自然有隐藏在暗处的暗卫禀报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心里稍作安慰,他已经年近半百,皇子也都已经个个长成,作为一个帝王,他自然担心会被儿子赶下台,最好是互相看彼此不顺眼,内斗也好,只有皇权才是最重要的。
李隆基心情沉重地站在甘露殿外,不知该去往何处。先前的众妃,要么人老珠黄,要么见面就是怨天尤人,烦都烦死了。常见的几个妃子呢,惠妃还在病中,而且她的儿子也没有在此次宫变中独善其身。梅妃,给他戴了绿帽子,还怀了太子的孩子,此刻人在掖庭,看见就恶心。淑妃倒是没什么,她举荐的那个小宫女也颇有姿色,模样身段都像极了杨家那个二女儿。想到这些,李隆基心里又有些痒痒,新人伺候他也没几天,尚且还没定位份,正好。
“惠妃的病怎么样了?”李隆基看向不远处的延嘉殿,前几日听太医说惠妃的身子时好时坏的,吓得咸宜公主急匆匆的进宫侍疾,昨日就连李琦都进了宫,想来这两天应是极不好的,那这一系列的事情应该与她是无关的吧。
“回陛下,听说惠妃娘娘昨夜差点......幸好太医都在,及时救了回来,只是还需静养一段时间方可痊愈。”
“走吧,去看看惠妃。”
.............................................
再说李瑁打发走了李亨之后一个人坐在书房生闷气,这是个什么人啊?听闻他的生母原也是个极聪慧的女子,怎的会生出如此蠢笨又狂妄自负的一个人?要不是今后还需他去出头,李瑁真想一巴掌呼死他。
“来人!”李瑁郁闷地冲外面喊了一句,能不郁闷吗,原本非常完美的一石二鸟之计,既可以名正言顺地在朝堂上掌握实权,又可以在父皇面前卖个乖,结果功亏一篑毁在了李亨这个蠢货手上。
小满从外面推门走了进来:“王爷,您有什么吩咐?”
“王妃在哪里?”
“王妃一早就出门了,还没回来。”
“去哪里了?怎的没人来禀报本王?可有人跟着?”
“小的不知,王妃出门时说,到不了晌午她就回来了,回来后亲自与您解释,所以就不必专门去禀报您了。出门的时候,小的已经让陈大和陈二暗中保护跟随了,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
“王妃如今怀着双身子,你们更要小心伺候,这可是本王的第一个孩子,若是出了什么差错,那可真是要了本王的命了!”
主仆二人正说着,就见玉环的丫头青竹小跑着过来,略有些气喘吁吁道:“王爷,王妃回来了,说您要是没事的话请您去正院一趟。”
李瑁略一皱眉,丝毫不敢犹豫,边走边问:“王妃可是有什么不适?你们是怎么伺候的?”
青竹走在寿王后面,小心回答:“王妃并无大碍,只是有些事情需要与王爷商量,具体的奴婢也不清楚。”
听到青竹说王妃没什么大事,李瑁才稍稍放下心。书房离玉环的未央居并不远,不多时也就走到了,天气已冷,未央居的正门已挂上了厚厚的门帘,并不得见内里情形。李瑁走近,自有下人给掀开门帘供其进入,一抬眼便看见玉环坐在桌边轻抚小腹的样子,心里蓦地一软。
李瑁不由得有些顿住脚步,就那样愣愣地站在门口。玉环看着他有些好笑,伸手招呼他:“怎的站在门口,还不进来?一会儿若是着了风寒,可不要指望妾身照顾你。”
李瑁也笑了,自不会忽略妻子言语中浓浓的关怀,几步走至桌边:“听小满说,你一早出门了?有什么大事需要你亲自出去,这天寒地冻的,你还大着肚子呢!”
“妾身没事,小心着呢?再说了阿母不是也说,多走动走动到时候也好生吗?况且,今日妾身可是给殿下招揽到两员大将呢!”
“哦?我的玉娘为我找到了谁啊?”
“张九龄与郭子仪。”玉环俏皮地冲他眨眨眼,“殿下说,这可算是大功一件?”
“前宰辅张九龄与武状元郭子仪?”李瑁差点惊掉了下巴,“这两人可都是出了名的保皇派,不偏帮任何皇子,尤其是张九龄,就连父皇看见他都是一阵头疼。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
陆离在玉环的脑海里一个劲的哼哼:除了这么聪慧机敏、洞察先机又心软慈悲的本系统帮助外,还有谁能帮宿主,你不过是本系统的宿主的选择而已,才不是本系统想要帮助的对象!
玉环一面在脑海里用意识呼应系统陆离,一面又要回答李瑁,实在是有些心力交瘁,只好先让系统休眠。
“殿下可知,张九龄虽然仍然在京任职,可自从被贬以来一直难抒胸臆。妾身应允他,将来若是殿下掌权,自会还大唐一个清明!张九龄虽然没有实权了,但他曾经的那些学生,几乎是咱们大唐一半的力量!至于郭子仪,”玉环顿了顿,“数月前他家中遭遇大劫,数人被污入狱,不知殿下可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