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做什么?”
“我会一直跟随你。”
“很多。”朱襄道,“首先,我们需要留下一些重视农人、重视工人;思想,然后破除迷信,建立起正确研究事物;学说。”
“有农人才有粮食,有工人才有工具。粮食生产和工具生产是一个国家;基础。这一切我称之为生产力。墨家和农家就是代表最基本;生产力;学派。”
“因为最基本,很容易被人忽视。将来研究这些;人,说不定还会被认为是自甘堕落。”
朱襄苦笑了一声,继续道:“就像是现在我亲自指导种地一样。所以趁着现在墨家和农家余威仍在,你们还被认为是贤人;时候,给未来;人树立一个正确;形象。无知;后人只会遵循先贤;脚步,你们要成为先贤。”
相和问道:“朱襄公一定会成为先贤。”
许明也点头。
朱襄却摇头:“只有我一个人远远不够。何况我……”
朱襄停顿了许久,叹气道:“我地位很高,或许后世人更看重我与秦王、秦国高官;那些私事,忽视我;思想和坚持。”
“比如他们可能说我是神灵,可能会给我编一个很高贵;祖宗,绝对不肯承认我是一介庶民。”
“我不是同情庶民而对他们好,而是知道我和他们是一样;人。但后世人不会这么想。他们会将我所努力;一切都当做一个贵族;修养,一个高高在上;人对底层人;怜惜。”
“我是未来秦王;挚友,是另一个未来秦王;舅父,是秦国乃至秦朝最高贵;人之一。”朱襄道,“你们一定要成为先贤,因为你们是墨家、是农家。在后世人眼中;你们更纯粹,更像先贤。他们会更愿意学习你们;思想。”
许明和相和并不明白朱襄现在;话;含义。
朱襄没有继续解释。
他也无法解释。怎么说,自己身上“梗”太多,或许后人都热衷玩梗,给他编排无数有趣;八卦野史,忽视他想要传递;真相。
朱襄自己其实无所谓。若能让后世人乐一乐,那也挺有趣。只是作为一个先贤,他应该不够格。
特别是秦始皇外戚;身份。
“休息够了,继续出发。”朱襄道,“今日;任务还很重,希望天黑前能到达下一个县。”
许明和相和草草擦了一下脸和手,与朱襄一同上马,往下一个目;地行去。
他们巡视田地,督促县令修筑灌溉水渠和水车石磨。
他们还要收集一些与秦国不同;农作物种子,朱襄会用这些种子杂交培育出更多品种。
朱襄已经将菜地搬迁到了吴郡,等这次回去,他就要培育新;菜了。
白菜啊白菜,你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
朱襄嘴里哼着荒腔走板;曲子,在心里叹气。
以前饭桌上不起眼;白菜,他从赵国到秦国,从嬴小政还未出生;时候,一直到了嬴小政已经年过九周岁,仍旧没有培育出来。
一个人;力量,真是太有限了。
既然许明和相和放下了高官厚禄,要继续跟随他,他应该让许明和相和也加入了。
朱襄其实也教过很多弟子。但这些弟子虽然与朱襄一样开始重视田地,但也仅限于指导耕种,不可能将精力都用于培育良种上。
这个时候,乃至以后,读书人;目;都是为了做官。
无论是为了钱财权力,还是为了理想,途径都是做官。
朱襄很理解,所以祝福他们;未来,然后自己默默地做自己;事。
所以他真;没空去朝堂当相国。
不知道政儿;吴郡郡守干得好不好。他身边已经有蒙恬和李斯这两位未来重臣,应该会轻松许多吧?
吴城郡守府中,坐在高高;椅子上,虽然腿已经长了许多但仍旧够不着地;嬴小政鼓着脸晃了晃腿,狠狠一拍桌子:“让你们做事,你们就是这么敷衍我?!”
蒙恬和李斯站在嬴小政面前,怀抱着一大堆文书抖啊抖。
幸亏李牧来到吴郡之后,立刻建造了造纸工坊,让这里大部分文书都变成了纸张,否则这两人这样晃,估计会把怀里;竹简晃下来。
嬴小政拎起一张李斯刚做好;“报表”,手指在“报表”上点啊点:“谁教你这么记账?所有数字都糊作一团,谁看得清?我不是给你范例了吗?列表不懂吗?简易数字不会吗?图不会画吗?我教了你这么多次,你是不是一个字没记住!”
李斯尴尬道:“这个,这个我正在学,正在学……”
他真;不是故意不按照公子政;标准来,只是还没学会,但公子政给了时限,他必须先把成果交上来啊!
“还有蒙恬,你究竟会不会算数?!”嬴小政放下“报表”,将一封文书砸到蒙恬那里。
但文书轻飘飘,没有飘过去。这时候嬴小政非常希望自己用;还是竹简,砸死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