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时候也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一个她心目中理想的男人,于是她试图抛弃家庭去追
求爱情。
无奈时代不同了,新社会管得严,特别是对于男女□□,乱搞男女关系那是要坐牢
的。在七十年代,离婚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工作单位,领导,就连居委会都来干
涉,那个男人同她一样已有家室,更是难上加难。
最后虽然陶燕凌离了婚,但那个男人却临阵退缩了,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陶燕凌
名声狼藉,还受到了组织上的警告批评。为了平息流言蜚语,她只得又主动打报告
要求同刘书华复婚,回归家庭,还想办法调动了工作单位。
虽然两人复婚,但对于陶燕凌来说,这只是迫于压力的权宜之计,即使后来又生了
小儿子刘晓龙,但她仍然对丈夫极度不满意,离婚的念头星星之火般埋藏在她心里
从来没有熄灭过。
结婚这么多年,刘书华虽然这两年评上了个副教授,但仍然无权无势,让陶燕凌很
是看不起他。他们的夫妻生活也不和谐,每过一次房事都要大吵一场,天长日久,
她心里的积怨越来越深。
孩子们也令她失望,大女儿刘凯璇多愁善感,不够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又爱胡思
乱想,白日做梦,性格倔强而任性。小时候体弱多病,光是每次送她上医院就让人
烦心透了,而且当初要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束缚手脚,她也许早就能从这个不幸福的
婚姻挣脱出来了,她实在从心底里不喜欢这个女儿。
小儿子刘晓龙是她所宠爱的,可是他遗传了他父亲那份不求上进、缺乏雄心壮志的
脾气,功课考得好全是凭小聪明。
更糟糕的是他遗传了他父亲对文学的爱好,平时喜欢读读小说杂志报纸,写写日记
文章什么的,这正是陶燕凌所厌恶的,她认为是不务正业。
“ 就是为了你们两个孩子,我才忍了这么多年。”每次陶燕凌这么说时,她的心里
充满了怨恨。她将孩子看成是她幸福路上的障碍,如果不是为了他们,她早该同他
们的父亲离婚了。
她从不想说这话会伤了孩子们的心,尤其是女儿刘凯璇,是个非常敏感的孩子,这
样的孩子容易玻璃心,一言不合就会受伤害。
她工作单位的人并不清楚她的家务事,陶燕凌也从来不对同事朋友提起她的苦恼,
在外人看来,她有个好丈夫,儿女双全,令人羡慕。但那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罢了。
于是陶燕凌开始追求事业,进修专业课程,学英语,她希望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改变
命运,在事业上出人头地,取得成功。
陶燕凌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她一定要同刘书华离婚,如今女儿已经十八岁了,等
到小儿子刘晓龙考上了大学,那么她的任务也完成了。她决定,头天接到刘晓龙的
大学录取通知书,第二天她就离婚!
刘凯璇望着母亲紧紧关闭的门,心底涌起了一股难言的寂寞和伤感。
外面,夜色浓重,将一切景物都笼罩在无边无际的黑沉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