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觉得,一则人家刚买了酱油,不可能这么快就吃完,总要再等几天;这二吗也得过去看看情况,瞧瞧有没有引起有心人;注意。
不然真是因为这个被抓了,就得不偿失了。
尹招娣想想也是这个理,却又念叨上了跟时樱他们一起去山上——
不得不说,这个侄女儿确然与众不容。之前听人家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时,尹招娣还有几分不信,这段时间却是越来越认定就是这个理。
不说其他;,就是他们家;鸡这段时间都格外不一样。本来依照往年;情形,这么热;天,鸡就该歇窝了,隔个一两天才下一个蛋是常事,结果他们家这鸡,今年愣是与众不同。
竟然一天不落,每天都下一个蛋不算,生出来;蛋还又大又红,等打开来,更不得了,每一个都是双黄蛋。
就是那只大公鸡,鸡冠也长得格外油光水滑,谁来了他们家,不赞一声养得真好!
家里统共七只母鸡,如今可是每天都能从鸡窝里拾出来七粒双黄蛋。
尹招娣已经计划好了,除了按照老太太说;,给小姑子再攒点儿鸡蛋之外,剩下;到时候就全都腌了。鸡蛋腌;好;话,蛋黄是最好吃;,沙;流油,他们家这可全都是双黄蛋,到时候不是更香?
又想着卖酱油也算是个来钱;营生,甚至之前看不惯;苗秀秀隔个一两天就会给孩子们和二老炖点儿鸡蛋吃这样;事,尹招娣也都能坦然接受了。
家里;鸡下蛋多是一回事,关键是侄女儿还不时带着几个孩子上山割野菜。可说是割野菜,每回回来,小背篓里都会或多或少有山菌不说,还会有野鸡蛋之类;稀罕物。
把个苗秀秀给勾;啊,心里那叫一个痒痒。只可惜她还得上工,哪里有机会跟着去?
倒是苗秀秀,总担心孩子们年龄还小,老是往山上跑,磕碰着了该怎么好?就时不时;会拘着些。
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依旧有些紧巴,却到底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不断。
就是老太太,心里总是有些不得劲——
这掐日子算着,闺女也该生了,怎么到现在都没见人过来报喜?
谁知道这人就是禁不住念叨,当天下田回来,几个孩子就跑过来跟她说,姑父李全友来过了,是跑来报喜;,说是时国蓉生了,是个大胖小子。
“你姑父来了没坐会儿就走了,就没说说你姑身体咋样?”看看放在炕上;两包糖,老太太先是一喜,紧接着又有些纳闷——
女婿既然来了,怎么也应该打个照面啊,这女人生产就是过鬼门关,她这心可一直悬着呢。
“进院子放下东西就走了……”时樱说;有板有眼,“说是趁人家;车来;,人家急着走,他就不往地里去了,让跟爷爷奶奶说一声,还说再过两天就要给弟弟办酒……时间紧,路又远,您不用特意跑一趟了,到办酒;时候一道去就成。”
这么一说老太太越发不好受了——
蓉蓉是家里最小;孩子,也是唯一一个女孩儿,老太太平日里最挂念;可不就是她?
这段时间每回想到闺女生产这个事,她就睡不着觉。结果好不容易闺女平安生产了,女婿却是这时候才过来报喜——
按照他们这里;规矩,闺女生孩子办酒前,娘家妈得去瞧一回呢。
“妈,这是大喜事,您老可不兴难过啊。”看老太太眼里都噙着泪,苗秀秀忙上前劝解,“不就报喜晚了点儿吗,也肯定不是故意;,都说十里不同俗吗,说不好人家那儿规矩和咱们这里不一样呢……”
“是啊,是啊,”尹招娣也跟着附和,语气里更满满;全是羡慕,“咱们蓉蓉可是生了个男娃呢,那可是他们李家;大功臣,凭他是谁,都不敢慢待咱们蓉蓉;……赶明儿就能见到蓉蓉了,妈你别难过了。”
被儿媳妇轮番劝着,老太太好容易止了泪,再想到马上外孙子就要办酒了,又有些心急:
“赶紧把咱那鸡蛋搬过来,数数有多少个了,真是不够;话,得赶紧去买……”
“……对了,给娃娃;衣服可不敢缝全乎了,得留几针……”
“还有咱家;鸡,你们说是杀了收拾好拿过去呢,还是直接捉了活;送去?”
听老太太提到鸡,尹招娣就有些肉疼——
喂了多少年;鸡了,她就没见过这么下力;鸡。那可是一天七个双黄蛋呢,不拘杀了那个,她都得心疼死。
却也明白,小姑子生孩子是大事,真是不让杀也说不过去,便试探;询问老太太:
“咱们那鸡可是都肥着呢,妈您看咱……”
“刚生产完;女人,老母鸡最养人,不然捉两只活;过去,再杀两只……”
苗秀秀一句话刚出口,抬头就撞上尹招娣恨不得立马捂住她嘴;憋屈眼神。
等两人从房间里出来,尹招娣止不住就开始埋怨苗秀秀:
“大嫂你咋恁实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