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一字之差虎贲骑(2 / 3)

有关新军的整顿事宜吗?

似是察觉到了育延的想法,刘协面带微笑,示意赵云将对方搀扶起来,随即解释道:“既然本殿将军队交给了尔等,就断然不会前来干涉分毫,况且相信有育延将军这般勇武之士在旁帮衬,新军...应是不会出什么岔子才对。”

不得不说,似是赞美之词,也要分是什么样的人说出来,若是从一寻常人的口中说出,相信育延并不会对此感到有任何异样。

但当他亲耳听到身为汉家皇子的刘协竟称呼他为勇武之士时,育延只感觉心中升起一阵火热,正如多年前初见西鲜卑头人那般。

“承蒙殿下夸赞,末将...自当勉力。”

说完这话,育延不由得感慨道眼前这位皇子殿下的胸襟当真是宽广无比。

要晓得此地可是有三万胡人,虽说名义上归降了汉军,但谁敢保证这阵子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举个例子。

倘若他们要是突然反水,倒打一耙。

估摸着刘协,以及营中的万余汉军将在顷刻间丧生在这片土地上。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被信任的感觉,真好...

尤其是汉家皇子的信任和器重。

想了想,育延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不然还是由末将为殿下大致讲述一番整顿的过程?”

“唔...也行。”

“且说来听听吧。”刘协轻轻颌首,眼神却早已不知飘忽在了何处。

见此,育延抱拳作揖,严肃道:“殿下想必也知道,我等...草原人士,族群复杂,其中恩怨牵扯甚多,为了以防有心怀不轨者暗中谋算,拓跋将军打算将原有编制彻底打散进行混编...”

一边说着话,育延小心地瞧了一眼刘协,将自己那略显夹生的汉语加重了几分,使得咬字更为清晰。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无论自己说得如何认真,从始至终,刘协只是轻嗯了几声,丝毫没有任何要提出意见或者发表看法的意思。

难道是...我的口语不太清晰?没能让殿下听清楚?

兴是看出了对方的诧异,荀彧站在一旁温声道:“这位将军继续说下去就好。”

瞧了几眼荀彧,育延木讷地点了点头,于是便继续说了下去,顺带将拓跋猗卢所决定的兵权分配问题,也一并告知给了刘协。

当提及这个对于他而言感到相对敏感的话题时,育延额角冒出几许细汗,心中亦是有些忐忑,生怕从对方的脸上看出分毫不悦之色。

但,刘协却依旧是不冷不热地嗯了几声以示回答,仿佛压根就没有将自己说的话听进去。

见此,育延垂下头,强忍下惧意,忍不住小声问道:“殿下难道就不担心吗?”

“唔?”

足足过了七八息后,刘协总算是回过了神,他皱起眉头,疑惑地看向对方。

“担心什么?”

育延尴尬地挠了挠头,双手一摊,苦笑道:“在下一介降将,如今却手握这般兵权,殿下不应该会为此感到担心吗?”

闻言,刘协顿感意外地望了一眼育延,见他脸上满是担惊受怕,不由得一笑,解释道:“要是出了什么岔子,本殿自会去找拓跋猗卢。”

“啊?”育延错愕地一愣,呆呆站在原地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是没听懂本殿的意思吗?”

刘协见状,遂掰扯着手指头,耐心道:“此间大军,本殿全权交给拓跋猗卢处置,而他则负责管着育延将军你们,育延将军呢又监管着其他将领,以此类推,层层递进,效率岂不是更高?”

“说到底,本殿不是圣贤名将,没那么大本事管得好那么多人。”

“不是不是...末将并不是这个意思。”育延连连摆手,眼神复杂地瞧着刘协。

他只是不敢相信。

对方竟然会跟个甩手掌柜似的,如此放心将大军交给他们这些降将进行安排。

“有功夫啊,还是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见育延神色紧张,刘协玩味地笑笑。

“道理其实很简单,既然你等愿意归降汉室,那么无论本殿还是朝廷皆不会亏欠尔等,只需拿出应有的封赏待遇,让诸位在汉室的生活比之先前要好上许多...试问,育延将军届时还会反吗?”

“...”

育延张了张嘴,脑袋跟个拨浪鼓一样不停摇着头。

“这不就对了?去与拓跋猗卢想一想新军的番号吧,总是一口一个降军的叫着,实在不怎么好听。”

“本殿先前向你们承诺过一视同仁,那就代表着此刻早已没什么汉人、鲜卑人、亦或者乌桓人的区别,嗯...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

“恕本殿知识浅薄,你们的族群名目,实在是太多了。”

“记得决定好番号,派人告知本殿一声。”

说着,刘协上前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