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2 / 7)

都不一样,她气势十足,对各项数据了如指掌。

但是保罗相信,最后的赢家一定是他。

因为他知道大陆各个省市现在都迫切地期待外商进驻。

已经有好几个公司不仅获得了税务、通关手续、基础建设上的支持,许多原材料更是白菜价似的卖。

有这么多成功案例在前,他总不能拿个跟日本一样的原材料价格回去,这太丢脸了。

何况,保罗确定自己的情报不会错,中日两国的工人工资差了好几倍,日本卖出来三十块钱,在这边给十块钱已经算心慈手软了。

他坚信,中方只是摆一个虚架子,不想认输的那么快。

毕竟是个好面子的民族。

只要吓一吓,一定就能砍到他想要的价格。

于是,保罗的态度变得强硬了起来:“贵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这种面料的?也是从日本拿到的技术吧,买回来应该花了不少钱。

贵国现在的服装市场并不需要这种高档面料,如果我公司不收购,贵厂的这笔投资要收回来,恐怕需要很长时间。”

安夏听得想笑,保罗的意思就是“你的货这么贵,除了我,没别人要。”

这不就是PUA吗?

在我安夏面前玩这一套,你还早的很呢。

保罗继续说:“我去过深市,他们开出的价格,非常优厚。

如果贵厂不愿意降价,那我们也只好在深市建厂,面料不是问题,我们公司除了生产这种特定面料的服装之外,也有其他的业务。”

一听说外商要跑,这边负责招商的领导急了,转头看着安夏,压低声音说:“小安同志,既然是谈判,就不要卡得这么死嘛,既然保罗先生这边很有诚意,咱们是不是也应该拿出点诚意来?”

这一段翻译没有翻译成法语,但是安夏敏锐地注意到保罗的表情变了变。

那是一种努力忍着,但又有点忍不住的得意。

他听得懂中文。

安夏笑着对大领导说:“都坐了一个多小时了,大家都有点累,不如休息一下吧?”

大领导点点头,宣布休息十分钟。

然后中方代表们进入休息室。

一关上门,那位着急的领导就开口:“你怎么一点都没有让呢?他们就是因为日本的价格太贵,才会考虑到我们这边建厂。

要是你卖得跟日本一样贵,他们来我们这里干什么,留在原地还省点钱呢!

你这哪是谈判,根本就是做的霸王生意,就是存心不跟人家谈!”

安夏微笑道:“您别急呀,就算是菜场买菜,也要两分三分的争争夺夺,最后再来个抹零呢。

您放心,他们呀,绝对跑不了。”

经过刚才的那一场,大领导也有点担心,他本来以为安夏说的一点小技巧,只不过是稍微意思意思,稍微施点压就算了。

但是看安夏现在的意思,她是真的一步都不打算让啊。

他知道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个个都颇有志气,但是谈生意不是凭志气就能赢的。

如果这次没谈成,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

大领导问道:“你为什么觉得他们一定会选择我们市建厂?我打听过,深市确实给了他们很大的优惠力度。”

安夏笑道:“因为他们比我们着急多了。”

“别听他刚才说他们还有别的业务,这种POLO衫就是他们的主打产品,境外主流时尚杂志上,他们只做了POLO衫的广告,要是有其他的,他们怎么会不打广告?”

“现在的日元汇率节节攀升,我们哪怕卖跟日本一样的价格,也是我们便宜。”

“就算其他纺织厂如果想要进口同样的日本纺织机,也没那么快,进口二手设备的流程跟进全新设备的不一样,就算工厂现在拿着钱去现买,从额度审批,到采购,再到发货,起码四五个月,法国人等不起。”

“他们不在我们这里建厂,就等着半年喝西北风吧。”

安夏一番话,说得竟是法国人如果不在本市建厂,就只有死路一条。

她举的那些例子,还有逻辑,大领导也觉得非常有道理。

安夏又补充说:“那个叫保罗的,懂中文,我怀疑其他人也懂,要是在谈判中有事的话,写纸条,不要直接说。”

大领导瞪了那个沉不住气的招商领导一眼,对众人说:“记住了,对自己人的话有异议,不要在谈判桌上说,让外国人看笑话!”

“是。”

“好。”

再次回到谈判桌,法国人坚持自己的立场,安夏也坚持自己的要求。

陈勇在一边敲边鼓:“我们厂的产品是在日本技术上又提升的,只收三十,已经很便宜了。”

双方互相往对方脸上甩数据。

互相揭对方的老底,以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