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南都旧人(2 / 2)

小声地扯着主子的袖子说:“你温柔一点呀,岷南他们不是你的师兄弟嘛,用‘命令’这样的词多生分。”

然后就能看见自家主子牵着沈小姐的手到桌边坐下,笑着应了声“知道了”。

他大概明白刚才老三看他的那一眼是什么意思了。

屋内众人围着圆桌纷纷坐下,正中间的汤锅子底下烧着碳,“咕咚咕咚”冒得起劲。沈筠知第一个撸起了袖子,抢着把一盘兔肉下进了锅子里。

“再等个半刻钟就能吃了。”沈筠知咬着筷子,目光紧紧盯着锅中翻滚的肉片,“你们先说说吧,今日假扮匪徒,从姓秦的嘴里撬出什么来了?”

老三说起正事来毫不含糊,正色道:“主子,那人确实不是个老实的。我们俩装作是因伪|币家道中落才跑去当劫匪的,让他说出幕后主使之人,好让我们兄弟两个亲手报了这仇,不然就拿他先祭了刀。

“他一开始说自己只是善辩伪|币,十余年前的交子案他后来才参与其中,对新旧两种交子之间的门道清楚得很,这才受到新任知府的重用,。”

“他咬死了这一点,我们怕多问就漏出马脚,就先把他关了起来,等主子来了之后再另做打算。”岷南接上了话。

沈筠知看向纪献川,托着下巴问:“然后呢?”

纪献川抬手为她盛了碗汤,嘴上回着:“我们手上没有证据,我就赌了一把。”

老三再开口时语气里满是钦佩之意:“纪公子让我们对他说,我们哥俩早就知道他的靠山不在益州而在南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把事情捅穿了去那背后的大佛不一定能动得了,他这个小和尚定然难逃一劫。”

“那怂货听了这话果然动摇了些,我俩又在他身边一唱一和说着南都如今时局不稳,很多大人物都被秋后算了帐,逃到北边西边的都有,听闻现任益州知府茂牍当初本该在都城升任,从前交好的王家倒台后才被明升暗降派到了益州。”

沈筠知轻“啧”了一声,适时地插上了话:“你跟我在天仙楼混久了,这讲故事的能力倒是与日俱进。老三,要不你回去之后跟着皓善公子学几天,今后也能做个天仙楼的头牌,这不比你做侍卫挣得多多啦?”

“头牌”二字听着不像什么正经营生,听得老三忽地呛了嗓子。

他换了口气才接着往下说:“姓秦的最后还是把他知道的都吐了出来,他说茂牍迁任益州后,与南都的联系始终没有断干净。时不时就会有南都的人到益州找他,近段时间尤为频繁,且他猜测是与交子有关。只是可惜他也就是个小人物,不知那位南都的,到底是谁。”

“他会猜那些人背后的动作和交子有关,是因为茂牍这段时日开始重新重用他了?”

“主子英明。”老三抬手做了个抱拳的动作。

锅中的肉片退去了血色,变得白嫩可口,纪献川执筷将肉片捞出了一部分放在了沈筠知的碗中,又将料汁端到了她面前。

“慢慢吃,烫口。”纪献川又往小酒杯中倒了些街上买来的果酒,放在了她面前,“他的话算是证实了我们的猜测,只是要从他这里查到这条线伸到了南都何处怕是很难,想要再往下查,只能从茂知府那儿入手。”

沈筠知夹起一块冒着热气的兔肉放在嘴边轻轻吹着气,听完他的话眯眼一笑:“你们三个大老爷们办事也不是很行啊,小乐,说给他们听听我们下午都查到了些什么。”

小乐年纪还小,不习惯和纪献川这样的“大人物”同坐一桌吃饭,突然被点了名猛地站了起来,有些手忙脚乱地说道:“我们……我们下午在交子务外面看到了周姨娘的一个娘家兄弟。”

沈筠知往嘴里塞了两片肉,还不忘向她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小乐稍稍心安了些,坐回了位置上接着说道:“那人离开交子务后,主子让我跟了上去,我一路跟着他到了一处偏僻的宅院,等了约莫两个时辰,他才走出了院子装成是挑恭桶的仆役去了知府府衙的后门。”

沈筠知吃完了小碗中烫熟的菜,擦了擦嘴帮她解释:“周姨娘是我父亲的其中一个妾室,她原有两个娘家兄弟在沈府的门房做活,被赶出府后在暗中替沈茹薇和周姨娘传信。”

她又接着把桌上的生肉下了几盘到锅里,继续说着:“因为我们下午只看到他一人,不确定他的那个兄弟如今身在何处,怕会打草惊蛇所以不敢轻易出手,所以我让小乐先跟着他看看情况。思来想去,这背后多半还是和我大姐姐嫁的那位好夫婿有干系。”

“虽然这其中运气的成分居多,但有一句话叫做‘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个下午我们也算收获颇丰。” 沈筠知端起了斟满的酒杯浅尝了一口,微微咋舌。

她把酒杯推到了纪献川面前,皱起了两道纤眉。

“这酒也太难喝了,又不香又不甜,比不上虞嫂子家里酿的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