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静的话她记住了,但什么时候实践就遥遥无期了。
现阶段林夏惜全身心都扑在创作上。
不得不说,周予北这个小人像给了她灵感,林夏惜在几种产品的拟人像中犹豫不决,感觉好像都可以,但ip形象多,又会分散注意力。
最后她设计了一个叫“茶茶”的ip形象,是一个有着栗棕色卷毛的小女孩。
她把终极成品拿给小伙伴看。
大家又安静了。
这鸦雀无声的情景,让她再次想起她晨会被cue起来做报告,然后正好当杀鸡儆猴的那只被领导痛批给“猴”看的“鸡”的经历。
“要不……我重画?”
又是新一轮的彩虹屁,林夏惜可招架不住,当即就溜了。
“好好好,那就这个。”
-
IP的形象设计好后,就算迈出了第一步,林夏惜让曹飞把她的画纸实现到了电脑上。
林夏惜在前司当策划时,就少不了和动画师打交道,在工作方面的沟通能力是在线的。
而她和曹飞两人此前同在游戏公司卖过命,所以交流起来没什么成本,一些专用的术语也不用科普。
两人基本是无障碍沟通,一点就懂,很快就完成了一只“茶茶”的自我介绍预告。
丁渲是她们中年纪最小的,声音也最像小女生,林夏惜把她拉来给“茶茶”配了个音。
最后林夏惜把这小视频发在了社交平台上。
发之前她想起了自己很多年的那个微博账号,她读书时期经常Po她的随手画在上面,还积累了小五千的粉丝。
哪怕现在可能只剩几十个人还在关注那个账号,也总比0起步要好点。
谁知道林夏惜忘了她用的哪个手机号注册的,试了自己这两年工作换过的号码,都不行。
她只好另申请了个新号,ID名就叫“雾山村—茶茶”。
Z世代下很多现象匪夷所思但又普遍存在,细想一下又觉得极其正常。
比如“娃圈经济”的兴起,初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林夏惜以为就和她小时候喜欢看动画片一样,是儿童的狂欢。
直到有一次她们公司跟日本一家公司合作卡牌游戏项目,林夏惜随项目出差。
项目结束,有一个空余天,可以自行规划,她一个女同事让她陪着去买bjd娃娃。
林夏惜很懵:“b什么?j什么?”
当时同事一副“我们是一个年代的吗”的眼神把她看着,费力给她解释了一通。
女同事不仅给自己买了,还帮着没出差的那些同事“抢货”,回到公司后,大家聚在一起,时不时就会聊各自的“娃娃。”
为了融入话题,林夏惜也私下去了解了不少,也懂得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
比起物质的满足,现在的人更越来越在意自己的精神诉求,如同寄托。
所以在一个星期内她以“雾山村—茶茶”这个账号发布了十多条视频后,积累起了一定的粉丝数时,她并未感到特别的不可思议。
回看这些视频,其实都是很普通的日常,可能是今天带“茶茶”去挖竹笋,明天带“茶茶”去摘果子……
现实的背景被她原封不动画成漫画形式,再加入“茶茶”互动,就是比她之前在屏幕前一板一眼念稿子有看点的多得多。
今天拍摄的视频剪辑上有点难度,发布的时间比平时晚了点,平时都是晚上九点钟准时发布,这会儿刚过去十多分钟,林夏惜就收到了后台粉丝的评论。
【555……今天不发我家崽了吗?】
【什么时候发俺的好大鹅,俺睡前看已经是习惯了。】
对于这种虚拟人物,大家都会有对其的亲昵的昵称,比如“好大鹅”、“乖女鹅”、“我家崽”……
林夏惜虽然不是什么5G冲浪少女,但对这些遍地开花的语言还是知道的。
除了固定发视频,之前半道崩殂的“直播事业”她也重捡了起来。
不过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不是真人出镜。
林夏惜按照自己在游戏公司负责过的格斗类项目里的冲关卡策划经验,对标设计了“解救‘茶茶’”的脚本。
一共1、2、3……10级,每级分别对应橘子林、竹笋园、茶叶园、葡萄林、甘蔗园等。
只要在她们的直播间购买相应的农产品,就可以解救“茶茶”。
林夏惜没想到,她这个因工作对游戏已经丧失了兴趣的人,在试玩阶段,也玩得不亦乐乎。
策划好之后,她们按照设计开启了第1级的直播任务。
每个人各有分工,负责台前的就她仨——林夏惜策划设计、曹飞剪辑、丁渲配音。
许一舟他们则管台后,订单记录、快递打包发放、物流跟踪……
第1级